
小记者陆骏茜(左)采访浙江省档案馆工作人员
3月20日下午,杭州市拱墅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推进会暨馆校共建签约仪式在浙江省档案馆举行。我们大关小学教育集团申花校区的部分同学作为学生代表,走进浙江省档案馆参观,我作为一名随行的商报小记者,和同学们共同走进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文化地标,心里既兴奋又紧张。
进入浙江省档案馆,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的档案,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历史久远是档案的一大特点,除了我们常见的纸张和照片,还有一系列实物档案,比如现场看到的印章、打字机等。它们就像一个个时光胶囊,封存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我最感兴趣的是家庭档案展区。原来,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历史啊!斑驳的全家福照片,爷爷奶奶的结婚证,爸爸的奖状,出生的宝宝的手印脚印……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经过时间的沉淀,都变成了最珍贵的传家宝。
如何确定档案真伪呢?采访环节,我鼓起勇气提问工作人员。她微笑着回答我:“我们会通过专业的纸张纤维分析、墨迹光谱检测等仪器和技术手段,进行科学分析。”我屏息凝神聆听,生怕漏掉一个字。
这次参观浙江省档案馆,让我对档案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档案不仅记录着国家的历史,也承载着每个家庭的记忆。那些无声的档案始终在我们凝视的目光里鲜活着,等待着我们一代代人见证与守护,并续写新的篇章。
商报小记者(大关小学教育集团申花校区)陆骏茜
指导老师:茅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