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漪婵 摄
商报讯(记者 夏莹)日前,一年一度西湖龙井春茶正式开采。蓝天白云、茶园采茶人,这些元素组成的春日图景,想想就让人觉得美好。
在卖鱼桥小学文汇校区,教学楼楼顶也有一个将近1000平方米的“空中茶园”,这几天四年级的学生们也得以体验了一回足不出校采茶的乐趣。
“今年第四年喽。”学校老师说,摘下来的茶叶会被送去炒制,送到学校老师、后勤人员手上,也会用来煮茶叶蛋,让学生尝到丰收的滋味。
屋顶种茶“独一份”
昨天中午12时许,楼顶的茶园就热闹起来了。吃好午饭的孩子们排着队走进茶园,头戴斗笠,拿起背篓,还真有点小小采茶工的样子。
“现在茶叶还是比较少的,像这一株要蹲下来才能看得到,摘的时候茶叶的大小要刚好够两节拇指关节的大小。”卖鱼桥小学副校长蒋建国耐心地给孩子们做示范。不少孩子默念着“一芯两叶”的采茶秘诀小心翼翼地动手实践。
对于杭州的孩子来说,西湖龙井是张金名片,不用跑去西湖风景名胜区就能在学校茶园采茶,到底算是件稀罕事。
“屋顶种茶有一定难度,我们当时种的时候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蒋校长介绍,种植在卖小屋顶的品种是龙井43号,将近1000平方米的茶园种了2000株茶苗,这是有条件的,屋顶要有种植土。茶树也是一种比较难料理的作物,要翻土、治虫,好在这几年也确确实实长起来了,成为了卖小孩子们的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我们2019年12月种下去的茶树,2022年才开始采摘。第一年就产了4斤多,第二年才到了七八斤。”蒋校长说,前两天采的那一拨长得比较好,采了8斤8两,可以炒两斤左右的干茶叶。
商报记者注意到,茶园里有自动滴灌系统,还有气象采集系统。据了解,春茶采摘之后,到了秋季,土壤里还会加一些茶饼等肥料。
把采茶体验延伸至课程
“老师,我下周还可以再来吗?”“我已经开始期待五年级的学农了。”茶园里不时传来孩子们的笑声。
商报记者了解到,学校还会结合茶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例如让孩子们把炒制好的茶叶送给学校的保安或者老师。在去年的六一节,学校与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共同成立了“兜·爱公益墅实践基地”。同学们在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义卖,将茶园产出的部分茶叶拿来义卖,并且把义卖所得用于爱心公益活动。
另外,学校开设了“渔韵主题课”,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茶树生长过程的体验式学习,深刻理解劳动的艰辛,同时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茶文化。
“一方面,我们积极鼓励学生深入探究茶树的生长特性,引导学生从温度、湿度、气候等多个角度进行实际分析。另一方面,通过与龙井村试验田同步种植茶树进行比较研究,并向茶学专家咨询,采纳学生们提出的改良土壤、增加自动喷灌系统等建议,这些措施显著促进了茶树的生长。”学校老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