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尽头是小说

2024-02-14

《反思现代:近代中国历史书写的重构》 黄克武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年10月15日

赵柏田

去年8月,在上海国际文学周上的一场对谈,我和作家赵松、作家吴玫以及《收获》杂志副主编谢锦齐聚建投书局,围绕我写作的三部长篇历史小说《买办的女儿》《赫德的情人》《我的曾外祖母》,聊聊历史与叙事。我说,“我写的是中国的现代性转型。”

话讲出口,突然想到,我以近现代为入口写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已经二十年了。即便有那么几年,笔触探到晚明一段,念兹在兹的,也还是“现代性的曙光”。

关于“现代性”,黄克武在《反思现代》一书中作如是界定:现代性是指普遍地生存于现代情境之中的特质,或特指“近代文明的特性”;现代化则是指朝向此一特质的变化过程。前者强调的是本质、特性,后者指的是过程。

黄克武是斯坦福训练出来的中国史学家,奉费正清、列文森为导师。这一派学者的文献解读功夫常遭诟病,如列文森常被诟病为“莫扎特式的史学家”,但这一派的长处,在于思辨出众。

黄克武专治明清至晚近思想史、文化史,此册文选侧重对近代中国关键词语的梳理:现代性、文明、翻译与启蒙,士大夫、地方精英与国家权力。且这一系列历史学家长期关注中国问题,与中国渊源极深,列文森的《儒家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自不待言,他的弟子魏斐德讲述的上海警察故事,文献功夫已在乃师之上。魏斐德的学生叶文心,精研近世知识分子史,写20世纪30年代都市化和大企业生活的《钟声与院落》,已近新文化写作一路,坊间刚刚引入的《上海繁华》一书,亦因此文增色不少。

茅海建先生今年闯入阅读视野是一场“意外”。茅老师精研戊戌史多年,他对一百多年前那场政治变革行动细节的考辨,汇聚在《戊戌变法史事考》等一系列著作里,这本“戊戌第五书”《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旨在研究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从何而来,与改革的走向又有着怎样的关系。从康有为、梁启超基本中式的学术思想到部分西式的政治思想,再到看起来非常西式的政策设计,如此“迂回返转”的思想流变,该如何理解并解释?这是茅先生和我们都关心的问题。

当下,历史非虚构写作很流行,这个时候,倒不如读读茅海建和黄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