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综合报道) 春意渐浓时,志愿暖人心。3月5日的吴山广场(杭州市雷锋广场),一片“志愿红”与早春新绿交相辉映,“情暖上城 志愿同行”上城区“3·5”学雷锋纪念日主题活动在此举行。两百余名志愿者以“微服务”点亮城市温度,正式拉开贯穿2025年的上城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大幕。
近年来,上城大力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不仅实现了志愿服务制度化、项目化、常态化、数字化,培育出了“最美人墙”“九哥九姐”“看笕蓝天”“最美凉茶摊”等一系列有影响、有特色的志愿品牌,志愿队伍更是壮大至31万余人,生动展示出了一座“志愿善城”应有的示范与担当、温度与风采。
主题活动中,张能庆公益服务站创始人张能庆首先上台,生动讲述“银丝坊”公益项目这十年间的温暖故事,并鼓励大家从今天做起、从脚下做起,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去。
小营巷社区社工吕鹏飞则带着一大袋热气腾腾的“小雨馒头”来到现场,请市民朋友们一起品尝香甜的馒头,并将这进过人民大会堂的爱心馒头背后的故事向大家娓娓道来,收获现场阵阵掌声。
老中青少上城志愿者代表戚宝兴、胡靓红、彭清林、董逸航带领14支“尚小暖”街道志愿团队齐聚在雷锋雕像前,面向全社会,郑重发出“学雷锋 做雷锋”倡议;10支“尚小暖”部门志愿服务团队也高擎旗帜出发,深入群众、扎根基层,助力雷锋精神持续“飞入寻常百姓家”。
雷锋广场共富集市则汇聚了上城“尚小暖”志愿服务团队的暖心力量,近30个共富摊位汇集了各种便民服务以及丰富的义卖产品。
活动中,最热闹的还要属“微志愿”认领。在雷锋雕像前“微志愿”墙上的卡片上,写满了残疾朋友或老人孩子的小小愿望。许多市民朋友摘下卡片,自愿认领“微志愿”,努力帮助他们实现这些小心愿。
据了解,上城还陆续推出了多场学雷锋活动,如南星街道“益星荟”市集“学雷锋”共富专场活动、彭埠街道“情暖彭埠 潮龄同行”活动等。系列活动将贯穿全年,让雷锋精神根植于上城的每一寸土地,让雷锋精神从“纪念日”走向“每一天”。
未来,上城将以雷锋精神为引领,按照“学雷锋 做志愿 服务改革建新功”的要求,深入贯彻实施杭州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通过丰富多样、可触可感的志愿服务场景,帮助更多志愿者有渠道、有载体、有机会参与志愿服务,推动实现志愿服务人人可为、处处可见、时时可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