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五大领域

杭州征集未来产业应用场景需求

2025-02-19

商报讯(记者 汪株燚)深度求索(DeepSeek)荣登全球多国APP榜单,云深处“绝影X30”机器人勇闯新加坡电力隧道……杭州在探索未来产业场景应用的道路上不断提速。即日起至本月底,杭州市经信局(市数字经济局)面向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未来产业、新兴产业应用场景需求以及“揭榜挂帅”榜单题目。

此次征集聚焦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合成生物、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及增材制造等五大前沿领域,鼓励行业重点单位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场景建设需求。后续,杭州将通过政企协同创新,打造一批技术水平高、应用模式新、成效显著的典型应用场景。

目前,五大领域征集的具体应用场景已经明确。具体来看,在人形机器人领域,杭州将在医疗康养、文旅教娱、应急作业、安保巡逻、城市管理、教育科研、生活服务等方面探索应用落地。人工智能领域则涵盖智能制造、教育教学、医疗诊断、智慧交通、智慧农业、安全治理、社会服务以及大模型创新应用等场景。合成生物领域聚焦生物医药、生物基材料、医美、化妆品、个人护理、生物农业、食品及添加剂、动物饲料、低碳生物制造、生物电子材料等应用场景。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面向智慧乘用车、智慧公交、低速物流、无人巡逻、无人环卫、无人充电、智慧集重卡、无人零售、智慧停车场、数据上车应用等方向。机器人及增材制造领域的应用场景则包括智能制造、市政巡检、物流仓储、农业养殖、自动化产线、增材制造等方面。

为加速各领域应用场景的发展,杭州市经信局(市数字经济局)将提供全方位支持,涵盖技术服务、资源对接、激励奖补等。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技术攻关是其发展的重要难点。市经信局(市数字经济局)将积极牵线搭桥,帮助对接在杭高校、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平台及企业,共同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加强人工智能大模型调用和智能体开发,全力打造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标杆案例和专业服务团队。此外,每年还将从申报项目中择优支持不超过10个标杆型示范项目和不超过5个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首次应用解决方案,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金额可达500万元。

未来产业面向新领域、新方向,为其提供可验证的场景至关重要。根据去年发布的《杭州市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计划》,杭州将面向未来生产生活方式,打造未来技术应用和未来产业融合的实验场,建设标杆示范场景。同时,充分发挥杭州丰富的城市场景资源优势,构建“早期验证—融合试验—综合推广”的场景应用创新体系,以先行试验和融合应用助力技术转化与产品开发。目标是到2026年,全市打造100项典型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