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铸古今 八十而立

朱炳仁:“以铜为业,以书立世”的家训是我一生最大财富

2024-09-27

朱炳仁在探索铜艺的道路上持续前行

商报记者 徐敏月

今年7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及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熔铸古今——八十而立 朱炳仁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璀璨亮相。这是国家博物馆首个铜工艺品类最为全面、表现形式最丰富的铜艺术大展。对于此时年近八十的朱炳仁来说,人生已经达到了理想状态。

从少时看着铜艺日渐式微,甚至濒临湮没,到中年后亲手打造出一个辉煌的铜艺世界;从家族谋生手段,到铜艺术的高光时刻,朱炳仁和铜艺之间,是一段关于坚守和变革的传奇。

扎根传统 让铜回家

朱炳仁的家族世代和铜打交道,也深知铜这种金属的可贵性。让这么好的铜艺术、铜文化被更多人知道,是朱炳仁这些年来工作创作的动力源泉。

朱家祖上一直是铜匠,从清朝同治年间(1875年)就开始做铜器生意,做的是老百姓用的东西。到朱炳仁这代已经是第四代,所以他对铜有着深刻的感情。可由于历史原因,在朱炳仁父亲这代,铜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如果铜文化在我们这代手上湮没掉,真的太可惜了。”当时,年轻的朱炳仁一直有这样的想法。

渐渐地,他萌生出“让铜回家”的渴望。“当然这也是我父亲的愿望。”朱炳仁缅怀道。40岁以前,他跟随父亲学习书法,自己自修中文。虽然当时家族铜艺已经中断,但他一直在为家族复兴铜艺做准备。“放弃”一词,从未出现在朱炳仁的铜艺生涯中。

转机,发生在他40岁那年(1984年)。

“在我40岁时,我和父亲一起重新开始做铜。我父亲朱德源当时是杭州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我们重操旧业的第一步是做铜字招牌,将我父亲的书法字和铜牌匾相结合,为杭州当时的许多店铺做了铜字招牌。渐渐地,我们开始做铜门、铜建筑,一步步走下来,到了我儿子朱军岷这一代,我们开始有了更多的尝试。”朱炳仁说。

2008年,朱军岷创立了以父亲名字命名的品牌——“朱炳仁·铜”,开发了铜壶、铜摆件、各类铜文创。“让铜回家”的心愿,终于实现。

举重若轻 让铜蜕变

“让铜回家”后,朱炳仁的心愿并未止步于此。

2006年,朱炳仁、朱军岷父子在给常州天宁寺披铜衣时,发生了一场火灾。清理现场时,他们发现烧毁的铜水呈现出了更为自由的艺术形态。朱炳仁灵光一闪,开启了熔铜艺术的新纪元。

朱炳仁说:“熔铜艺术算得上是一门新的艺术门类。在此之前,铜雕几乎都是模具创作。为了发展新门类,哪些工具更合适更安全,哪种手法效率更高,这些都需要慢慢摸索。”

为了使熔铜艺术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朱炳仁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他需要不断在分化和综合中贯通各种艺术门类。他学习了木雕、石雕、景泰蓝,甚至是陶艺和陶瓷。他还在书法、绘画、篆刻技艺方面精益求精。他相信,立体的艺术家,能创作出更立体、更丰满的艺术作品。

在朱炳仁看来,一门新艺术的诞生,如果不能成功“走出去”,那只是一场自娱自乐。“被评论时必然伴随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要辩证地去看待,在否定的声音中寻找突破点,在肯定的声音中找到发展方向。所以我近两年办了很多场艺术展,包括这场在国家博物馆的展览,都是我在为‘走出去’而努力。”朱炳仁说,“熔铜艺术诞生满18年,让更多人知道它,是目前最重要的事。”

从熔铜艺术,到庚彩技艺,朱炳仁在探索铜艺的道路上持续前进着。他说:“未来,我希望能继续打破传统上对铜的束缚,探索更多铜在当代的可能性,创作更多更具价值的作品,给后代留下我们当代人的文化烙印。”

传承匠心 让铜传扬

“以铜为业,以书立世”的家训一直影响着朱炳仁。“铜艺和书法,那是祖辈留下的文化财富,永远篆刻在我的血液里。我希望这笔文化财富可以一直传下去,不仅是指铜雕技艺,把上一辈老底子的技艺传给下一代,更要有赶超的勇气和创新精神。同时,还要责无旁贷肩负起非遗传承的责任,把中国铜文化锲而不舍地传承下去。”

今年,朱炳仁的孙子朱也天被北大录取,这件事在网络上引起热议,有许多网友关心朱也天是不是会继续传承家业。“我和他父亲朱军岷对此的态度都是很宽松的,遵循年轻人自己的意愿,也支持也天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朱炳仁认为,铜艺的传承靠的不是某个人,而是全社会的力量。

“朱府铜艺”经历百年没有中断,其中家族传承固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朱炳仁坚信传承不是局限于家族内部的传承,更重要的是社会传承:“整个社会文化环境好了,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热爱而自发加入。只有整个社会传承理念达成一致,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