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部队横空出世,首战改写世界防空史①

2024-06-15

1957年初春,一场大规模的军事演习正在苏联远东地区的一座军事基地秘密进行着。苍茫广阔的靶场上,一处处阵地凸现在眼前。随着三声撕裂长空般的巨响,三枚银白色的“炮弹”拖着长长的火焰冲向了蓝天。几十秒后,只见天空当中升腾起一片云团,“炮弹”正中标靶。

这精彩的一幕被杨成武看在眼里。当时,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的他正率领中国军事代表团观摩这场军事演习。

陪同的苏联将领告诉杨成武,这种“炮弹”叫作导弹,是苏联最新研制的一种新型防空武器——C-75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也就是被西方称之为萨姆-2的地空导弹。

当时,这种由雷达控制的导弹,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可以在30公里射程内对飞行高度超过22000米的空中目标实施打击,命中率高达98%。

杨成武当然知道从苏联引入尖端武器绝非易事,但当时国内严峻的防空形势根本容不得他有一丝犹豫。

01

朝鲜战争后,为封锁和遏制年轻的共和国,美国与台湾在1954年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随着美国军事援助的到来,台湾空军不断“换血” 。

得到美援的台湾空军肆无忌惮,从1954年7月到1958年底,国民党空军出动各型号飞机4500余架次,对大陆沿海地区和大城市进行侦察、轰炸。

从苏联回国后,杨成武立即向中央军委汇报,力主引入萨姆-2地空导弹增强防空力量。

事实上,面对台湾当局的侦察、轰炸,中央领导人同样忧心忡忡。毛泽东就曾经多次督促军队领导,一定要“全力以赴,务歼入侵之敌”。同时,部队要加强现代化建设,不仅要有更多的飞机、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导弹。

紧迫的防空任务和中央领导的关切,使萨姆-2地空导弹系统成为中国引入苏联先进武器的重要目标。

1957年10月15日,中苏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了《国防新技术协定》。协定中,在苏方提供给中国的四种型号导弹中,萨姆-2地空导弹系统赫然在列。

1958年11月23日深夜,绝密货物萨姆-2地空导弹悄然东移,来到了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迎接它的到来,中央军委还筹备组建了空军地空导弹部队。

02

新中国国庆十周年,是中国人民的重大节日,同样是国民党高空侦察的重点目标。为此,台湾甚至派出了刚从美国接收过来的“王牌”,两架RB-57D侦察机。

面对如入无人之境、直接威胁着首都上空安全的RB-57D侦察机,中央决定使用刚组建的空军地空导弹部队,来担负首都的防空作战任务。

此时,一场悄然无声的高空反间谍大战已然拉开了帷幕。

为确保国庆十周年庆典顺利进行,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亲自组织指挥,成钧副司令员还找到张伯华等人,共同研究具体的防空部署。

当时,空军地空导弹二营作训参谋张伯华向成钧副司令员建议:我们进了5套兵器装备,把第四营试验营也用上,还有一套兵器装备。从这些部队中临时抽调组成一个第五营,用五个营来保卫北京。他说一定能手拉手地把北京保卫起来。(未完待续)

据CCTV国家记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