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进藏北高原,谁是“盖世英雄”①

2024-06-01

1951年7月,解放军进藏先遣部队。据新华社

进藏英雄先遣连,是1950年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时的著名英模集体。

这支担负重要历史使命的骑兵连队,翻越昆仑险阻,急进藏北高原,在高寒缺氧、断粮断盐的环境中,捕兽果腹、穴地为居,孤军坚守8个月,完成了进军阿里的重任,被毛泽东主席称为“盖世英雄”。

王震将军曾说:“解放新疆,部队最有名的是两个连,一个是北疆坚守伊吾的‘钢铁二连’,一个是南疆的‘进藏英雄先遣连’,先遣连的艰苦不亚于长征。”

我们今天要讲述的,是当年进藏先遣连里百里挑一选拔出来的精锐骑兵的故事。其中有个藏族小战士,名叫贡宝,他目睹了整个解放过程。

“天殉地殇”先遣连

“天殉地殇”,指的是先遣连所在部队的左齐将军用来描述先遣连进藏历程的四个字,充满悲壮。

1950年,解放军四路进军西藏,新疆军区独立骑兵师进藏先遣连出动最早。八一建军节这天,先遣连从于田普鲁村誓师出发,这支由7个民族、136名官兵组成的连队,成为第一支踏上雪域高原的人民军队。

王震司令员号召:登上昆仑山就是英雄!

此时,进藏主力二野18军,还在西康的甘孜以东艰难地筹粮、修路。

新疆和西藏之间,横亘着昆仑山,雪峰连绵,人畜难觅,必须翻越的冰大阪,海拔多在5000多米上下。此外,民国时期新疆地方政府疲于应付帝国主义势力的侵扰,一直实行以昆仑山为界的隔离政策,疆藏间实际上已处于隔绝状态。

进藏先遣连,首先要接通疆藏之间的联系,在藏北高原的阿里地区生存下来。

当时,部队手里只有一张国外出版的地图,藏北高原在图上一片空白。首次探路靠的是西北军区特级战斗英雄、先遣连副连长彭清云带领的侦察兵,后续勘查驼运线,是侦察参谋田武带领的侦察队。他们化装侦察时埋藏过军衣,极度口渴时喝咸水湖的苦水,产生甘甜无比的错觉,才有了今天“埋衣山”“甜水海”这些地名。按照粗勘出来的路线,先遣连开始翻越昆仑,探路前行。

1950年10月30日,先遣连进入并驻扎在了藏北扎麻芒堡。

进入藏北扎麻芒堡以后,封山期来临,大雪填塞了昆仑山的各条河谷,后方的畜力运输被迫停止,开山期要到来年5月。随之而来的就是断粮,全连不得不打猎充饥。

这时,最严峻的考验到来了,开始有战士因“不知名的传染病”牺牲,而且人数不断在增加。

先遣连伤病满营,指导员李狄三自己也双腿浮肿,他用绑腿勒紧双腿,始终没有告诉别人,直到有一天组织战士活动时突然摔倒,才被大家发觉。病情日益加重的李狄三,强撑着身体每天开会布置工作,还用羊毛编成长绳,拽着绳子爬到每个地窝子看望战士。

他用自己的行动给全连作出榜样,豪迈地号召战友们:什么叫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那就是即便是死,咱们也要笑着走!

几十年后,在高原上驻守30多年的军队高原病专家丁志恒,才揭开了先遣连的病因:绝大部分牺牲的战士,都是因为强烈高原反应引起的高原肺水肿和脑水肿。

今天只需一个小小的氧气袋就能解决的高原不适应症,当年是名副其实的“高原杀手”。据战士回忆,最多的一天,先遣连共举行了11次葬礼。

扎麻芒堡的地名,也道出了先遣连的生存境况:

扎麻,是一种生长在戈壁滩的多刺植物;芒堡,在藏语中意为“很多”;“扎麻芒堡”,指“生长了很多扎麻的地方”。

这里海拔4571米,高寒、缺氧、缺水,条件异常艰苦,先遣连靠扎麻做饭、取暖,几乎把周围的扎麻挖绝了。

多少年后,解放军陆航的黑鹰直升机飞上阿里高原,飞行员望着地面半点绿色都没有的扎麻芒堡,感叹在如此荒凉的地方,前辈军人是怎么生存下来的。

“不当尖兵,愧对烈士”

在伤病满营的情况下,先遣连在驻地挖出战壕、筑起碉堡,修建了完整的防御工事,在西藏和平解放之前,与阿里地方政府签订了解放军进驻阿里的《五项协议》,率先把八一军旗插上了西藏高原,有力震慑了境内外敌对势力,促进了西藏和平协议的签订。

此后,西北军区授予连队“进藏英雄先遣连”荣誉称号,全连每人记大功一次。收到电报时,正是连队牺牲最重的时候,无力掩埋一些烈士的遗体,只能堆放在栖身的地窝子里。

进藏先遣连坚守7个月后,1951年5月,安志明副团长率领两个骑兵连援军奋力赶到扎麻芒堡。弥留之际的李狄三,在把详尽记载先遣连进军经历和调查资料的日记交给安志明后,面带微笑溘然长逝。

3个连队会合后,开始进军阿里首府噶大克(今狮泉河)。因先遣连牺牲过重,军区决定不再让其担任前锋。

还未完全恢复过来的先遣连立即群情激愤,战士们一致认为,为了告慰死去的战友们,解放阿里的这份光荣,坚决不能让,要求继续担任进军前锋。在致军区的报告中,写下了简短有力的理由:“英雄连全体官兵珍惜荣誉,不当尖兵,有负厚爱,愧对烈士。”

军区经过研究,尊重了先遣连的要求,命令副连长彭清云率身体情况较好的战士继续承担先遣任务,向噶大克进军,连长曹海林则带着30多名重病号留守扎麻芒堡。

这时,在甘、青、新交界处被打散的哈力别克、胡赛因股匪窜入阿里,大肆抢劫藏民,曹海林一面请求军区增援,一面带着伤病员投入战斗,利用工事和叛匪形成对峙。

战斗打响后,先遣连这些百里挑一选拔出来的精锐骑兵,因为身体孱弱,要把自己绑在马上进行冲锋。他们从土匪手中夺回了数以万计的牛羊,还给了藏族百姓。此后,贺景福营长带着一个骑兵连赶来支援,合兵剿灭了这股悍匪。

向噶大克进军的先遣连,在翻越冈仁波齐山海拔6700米的东君拉大阪时,又牺牲了9名战士。

1951年8月3日,进藏先遣连和后续部队一起抵达噶大克,并举行了隆重的升国旗仪式,标志着阿里地区全部解放。136人的进藏先遣连,共有63人付出了生命,从新疆出发时,骑兵连一人双马,共有近300匹战马,此时,仅剩下两匹。

进入阿里的这四个骑兵连,迅速进驻了边防,后来组成了著名的阿里骑兵支队,结束了阿里有边无防的历史。

在安志明副团长带来的援军里,有个藏族小战士,名叫贡保,他目睹了整个解放过程。(未完待续)

据新华社瞭望智库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