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内镜达咽旁,切除肿物于无形 这家医院成功开展国内顶尖内镜手术!

2024-01-20

商报见习记者 曾润玥 通讯员 马华君 王屹峰

喉咙两侧一个很重要的间隙,叫咽旁间隙,呈倒锥形的结构,其内分布着重要的血管及神经。但在人体这块并不显眼的地方,也会发生肿瘤,且有可能造成颅内感染和损伤。

前段时间,浙江省肿瘤医院就接诊了一位因“涕中带血”而被诊断出咽旁间隙肿瘤的患者。最终,头颈外科团队在高清鼻内窥镜、等离子等先进设备的支持下,麻醉、介入和护理团队的配合下,顺利开展了手术难度极高的经口内镜下行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彻底解决患者的困扰。

男子频繁流血涕,最后发现竟是肿瘤导致

1年前,54岁的李先生(化名)开始出现鼻塞,而且回吸鼻涕中带有血丝。恰逢换季,他以为只是简单的“过敏性鼻炎”,便一直没有重视。过了两个月后,他“涕中带血”的症状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加频繁,有时甚至还会突然流出大滩鼻血,往往要过很久才能止住。

反复地流鼻血让李先生感到焦虑不安,于是他前往了当地的医院进行诊疗,后又在医生建议下做了核磁共振检查,发现鼻咽左侧壁增厚、有异物隆起,怀疑有肿瘤的可能。这个消息对李先生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为了进一步明确是否得了鼻咽癌,李先生怀着忐忑的心情慕名来到了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寻求帮助。

头颈外科郭良教授团队赵佳正医生在给患者行术前常规检查时,发现李先生除了左侧鼻咽部隆起外,左侧咽后间隙还有一个约有2cm大小的肿物,与颈内动脉毗邻。

对于这个肿物,赵佳正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如果患者明确患上的是鼻咽癌,那么咽旁间隙的肿瘤可能就是转移的淋巴结;另一种则如果不是鼻咽癌,那么该肿物既有淋巴结又有其他肿瘤的可能性。

“咽旁间隙肿瘤向来是头颈外科的难点,一是因为这里解剖位置比较高,经颈部切口很难达到该位置,而且创伤口较大暴露困难;二是周围毗邻大血管和神经,手术风险较大,如不慎切到神经或血管,造成后遗症概率较高。”赵佳正在和李先生充分沟通手术方案后,患者本身也对开放手术心存顾虑,并提出能否进行微创手术。

经口内镜达咽旁,切除肿物于无形

针对患者的情况,头颈外科MDT团队展开激烈的讨论。一筹莫展之际,刚刚从上海引进的沈斌主治医师较为擅长内镜下微创手术,他提出可以先行鼻咽部活检,并快速冰冻病理切片。“如果确定鼻咽部为恶性肿瘤,癌细胞随时在转移恶化,牵一发而动全身,咽旁间隙肿瘤需要暂缓处理;但如果鼻咽部是良性肿瘤,那么就可以立即做经口内镜下行咽旁间隙肿瘤切除术,彻底解决患者困扰。”沈斌说。

沈斌介绍,内镜是一项辅助观察技术,可用于检查或与任何传统手术方式相结合。内镜下的视野明亮清晰,使用不同角度镜还可以克服直视下的观察盲区。而且内镜在不同径路下展现的视野为咽旁间隙肿瘤的外科治疗提供了崭新的视角,通过鼻腔或口腔进入,组织损伤及并发症更少,术后组织愈合更好,住院时间相对更短。

最终活检结果显示患者鼻咽部为良性肿瘤,因此可直接手术切除咽旁间隙处的肿瘤。经过充分准备,头颈外科团队终于成功在内镜下通过患者口腔进入并精准找到、切除咽旁间隙肿瘤,且未伤及周围任何血管和神经。术后李先生可以正常进食,颈部也无任何伤口、引流管,康复周期大大缩短,术后仅3天就已顺利出院。

视野清晰、创伤小,内镜手术成当下主流选择

沈斌指出,咽旁间隙肿瘤是指位于咽旁间隙的肿瘤,其中95%为原发性肿瘤,其中80%为良性肿瘤,剩下的5%为转移性肿瘤。咽旁间隙肿瘤由于位于中颅底下的咽旁间隙内,解剖位置隐蔽,肿瘤生长会与中颅底粘连,肿瘤也会直接压迫或者侵犯周围进出颅内的重要血管和神经引起相应症状,早期可以无症状。简单地说,不管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因为生长位置特殊,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对于咽旁间隙肿瘤来说,手术方式的选择极为重要。在内镜系统广泛应用之前,经颈侧切开入路是主要的手术方式,手术创伤大,皮肤留有较大的瘢痕,直接影响面容。”沈斌表示,当前随着高清内镜技术和机器人的发展,导航、低温等离子、术前介入支架和术中多普勒辅助手段的完善,经口径路已经成为一种优选方式,具有路径短、视野清楚、创伤小的优点,减少神经损伤和涎瘘风险,避免了面、颈部瘢痕、腮腺切除和咬合力下降等。

最后,专家提醒,由于咽旁位置比较隐蔽,而且肿瘤生长缓慢,患者通常不会有疼痛之类明显的症状,所以很难发现。然而,若肿瘤生长到一定的程度,则会对周围的组织、血管及神经造成压迫,产生局部的症状,比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因此,一旦发现肿瘤,应该尽早手术切除,避免疾病继续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