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穿刺活检均失败 前列腺恐变成“筛子”?

好似追光灯!“精准导航技术”让肿瘤无所遁形

2024-01-20

商报记者 徐文强 通讯员 林杨青

“过去五年我基本上是在焦虑中度过的,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查了又查,始终高于10,但一直没法确诊,那种‘悬而未决’的感觉太难受了。”姜先生(化名)今年60岁,自2018年体检查出前列腺结节后,他的人生被定性为“可能得了前列腺癌”。前段时间,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经第三次穿刺活检后,这位患者终于如释重负。

两次穿刺活检均失败 第三次终确诊前列腺癌

据了解,时年55岁的姜先生在被查出前列腺结节后,很快接受了PSA与磁共振检查,两项结果均提示异常。之后的一段时间,为了确诊是否前列腺癌,在医生的建议下,他接受了两次前列腺穿刺活检,但由于结节太小,活检难度过大,两次穿刺皆未取得有效标本,均以失败告终。“到底是不是癌”的疑惑也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由于PSA数值一直大于10(正常值为0-4ng/mL),巨大隐患一直存在,经人推荐,今年,姜先生来到了浙江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腔镜/肿瘤中心主任张琦的诊室。经过仔细询问其病史,本着尽快解决患者痛苦的原则,张琦认为,必须要再次进行穿刺活检。

“一开始患者听到又要进行穿刺时是有点抗拒的,他担心如果再次失败,自己的前列腺恐怕不保,变成‘筛子’,为了打消患者的疑虑,我们多次向其强调了本次穿刺的‘精确性’,成功率很高。”在张琦的建议下,经过一系列影像检查后,姜先生接受了“精准导航前列腺穿刺活检”,整个过程十分顺利,而这一次,他终于被确诊前列腺癌。目前,经达芬奇机器人切除前列腺治疗后,他已康复出院,困扰其五年之久的焦虑情绪至此烟消云散。

前列腺癌大多无症状

精准穿刺为何能一次成功?

张琦介绍,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所引起的疼痛、尿频、尿急等明显症状不同,前列腺肿瘤起病较为隐匿,生长缓慢,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临床上,如PSA数值异常伴有多种不适症状,病情通常不严重;如PSA长期异常且无症状,反而有可能是肿瘤。

“前列腺比板栗大一点,以往的穿刺技术存在‘盲穿’的限制,可能穿了好几次都没法碰到结节,但现如今的‘精准导航前列腺穿刺活检’却可以解决这个大问题,一次就能直接穿中标本。”根据国内外多项研究,直肠指检触到可疑硬块,发现前列腺结节或PSA>10.0ng/ml时,都需要进行穿刺活检来排除肿瘤的可能。而“精准导航前列腺穿刺活检”(磁共振超声融合经会阴穿刺)的特点在于通过前期磁共振、超声、PET-CT、前列腺健康指数(PHI)等检查,可实现对可疑部位的精准定位、融合穿刺——以上检查好似一束束追寻肿瘤的光,一束光即便找不到肿瘤,多束光集中合力一定能让肿瘤无处遁形,这个原理就好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般。

对于部分人群抗拒穿刺,一听到“穿刺”两个字就恐惧的心理,张琦则表示,前列腺癌的确诊必须依靠前列腺活检穿刺(金标准),通过穿刺后,可以诊断出病人有没有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前列腺癌的分布范围。以浙江省人民医院目前最常用的磁共振超声融合经会阴穿刺为例,术中近乎无痛,术后的不适症状也往往很轻,因此,患者不必过度担心。

2022年,杭州市户籍人口恶性肿瘤报告发病数前5位依次为肺癌、甲状腺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和前列腺癌。与2020年的数据对比(2021年数据未公布),“前列腺癌”首次进入前五。对于这一“男性专属癌症”,张琦称,50岁以上男性(年龄越高,风险越大),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患者,有高热量、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习惯者都属于该病的高危人群,这几类人群最好定期进行PSA检测(若数值正常,每两年一次),若存在家族病史且年龄超过45岁,检测频率最好提高至每半年或每年一次,若数值一直不正常,应尽早完成穿刺,以免贻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