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乒乓外交”背后的六个人②

2023-02-11

意外

1971年3月21日晚,东京羽田机场,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秘书长宋中震惊了。

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刚下飞机,就受到了日本方面的热烈欢迎,光是赶到机场的日本各界代表就超过了2000人。很多日本人手执中日两国国旗、欢迎标语和鲜花,将机场大厅挤得水泄不通。

1971年4月29日,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离开东京前夕,为东京工人、青年和各界友好人士举行专场表演赛,并同日本乒乓球运动员进行了表演赛。

宋中后来才知道,因为中国代表团的参赛,名古屋世乒赛的规格一下子升级了,这不仅是因为中国乒乓球在世界处于一流水平,更是因为这是“文革”以来,中国第一次向日本派出大规模的代表团。

第31届世乒赛如期开幕,阔别世界舞台已久的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如猛虎下山,给整个世界乒坛重新注入一股“中国旋风”,一举拿下了男团、女单、女双、混双的冠军。

在男单比赛中,连续三届世锦赛冠军庄则栋在第二轮遭遇了朗诺集团的选手柯武,按照赛前制定的策略,庄则栋选择弃权,对手不战而胜。虽然庄则栋当时已经过了巅峰时期,但依旧是中国男队的一号主力,他的弃权对最后中国男队丢掉男单金牌应该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但是,与赛场内的拼杀相比,宋中对一些场外细节更加留意。

在世乒赛举行期间,国际乒联曾专门举行过会议。在这场会议上,宋中公开表示朗诺集团是“美帝国主义扶植的傀儡”。但宋中发现,一起参会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团长斯廷霍文并不在意,反而在会后主动找宋中寒暄。

让宋中更意外的是,斯廷霍文的寒暄内容不仅仅有“中国运动员乒乓球打得很好”这类客套之辞,还有一句颇有所指的“玩笑话”:“听说你们邀请了五个国家的球队到你们国家去访问,不知什么时候会邀请我们?”

在这届世乒赛上,中国代表团确实向英国、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加拿大和尼日利亚五个国家的代表团发出了访问邀请。

因为这句话,宋中立刻想起了在世乒赛举行前不久,美国乒乓球协会驻国际乒联代表拉福德·哈里森对他说的话:“美国的年轻队员们真的想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已经取消了美国公民去中国旅游的禁令。如果你们给我们签证,我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去中国访问。”

当天晚上,中国代表团就成立了以团长赵正洪、秘书长宋中组成的七人临时党委,专门讨论斯廷霍文的这句话到底有没有“弦外之音”,讨论的结果是,立刻向国内报告。

而就在向国内报告和听取指示的过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又发生了。

友好

1971年4月4日下午,在中国代表团的班车上,庄则栋一下子懵了。

当时,中国队的球员都已经上了班车,司机正准备开动,忽然车门一开,上来了一个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运动员。那个运动员一上车,发现整车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运动员,自己也愣住了,忙想转身下车,但这时候,班车已经开动了。

这名明显上错车的外国运动员只能面朝车门站立,而他这一转身,运动服背后的国家字母也露了出来:U.S.A.。

一个美国运动员,莫名其妙上了中国队的班车。

美国运动员面朝车门,一动也不敢动。中国队的所有队员也面面相觑,也没人敢搭腔。

整整10分钟,车厢内一片寂静,没有人说话。

整个班车行程一共大约15分钟,还有5分钟就抵达目的地了。这时候,庄则栋在队友惊异的目光中,走向了那位美国运动员。当时有队友轻轻拉他的衣服:“小庄,别去,别理他,别惹事。”

庄则栋的回答是:“没事,他也就是个运动员。”

庄则栋拉着翻译走到了那位美国运动员面前,先是自我介绍,然后知道了美国运动员的名字叫科恩。科恩自然认识三届世锦赛冠军庄则栋,情绪一下子变得很激动。

庄则栋不光上去打了招呼,还从包里拿出一段一米多长的杭州织锦,作为礼物送给了科恩。

按照庄则栋后来自己的回忆,他当时这么做是出于两个理由。

一是他觉得中国是礼仪之邦,“不能把人家晾在那里”。二是他想起不久前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美国老朋友斯诺说的话:“我们要寄大希望于美国人民。”

班车到站,一直跟踪中国队每一个行程的日本媒体记者惊异地发现:一个中国运动员居然和一个美国运动员微笑着站在一起。

这无疑是一条爆炸性的新闻。

第二天,日本各大报刊的醒目位置,都刊登了这条新闻。

而此时,中国代表团内部却陷入了分歧:庄则栋这样的行为是不是违反了外事纪律?是不是要回国听候处分?

与此同时,美国代表团在接到了科恩的汇报后,由代表团的副领队哈里森向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正式请求:“美国乒乓球队希望访问中国。”

要不要邀请美国队?这种“天大的事”不是代表团能决定的。

一纸报告,很快就放到了中南海一个人的案前。(未完待续)

据瞭望智库微信公众号,摘编自《历史的温度5》(中信出版集团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