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相连 患难与共

2025-03-31

翟春阳

3月30日下午,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抵达缅甸。这支15人的救援队来自浙江杭州,队员里不仅有破拆搜救、护理转运的男队员,还有一名女队员专门负责医疗救助和心理疏导。而在此前一天,来自浙江的另一支救援队伍“公羊救援队”已先期抵达,并迅即展开救援。

3月28日,一场7.9级的强震突袭缅甸中部,震源深度仅10公里,造成建筑物大面积倒塌、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伤亡人数持续攀升。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宣布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第一时间向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紧急救灾援助,云南救援医疗队是首支抵达缅甸的外国救援队伍。3月29日下午,由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应急总医院共82人组成的中国救援队包机在仰光降落。这支救援队堪称“精锐之师”,是通过联合国认证的国际重型搜救队伍,人员和资源配备精良,兼具废墟搜救、医疗急救、通信保障等综合能力,有多次在海外成功执行搜救任务的经验。

3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缅甸领导人表示:“中国和缅甸是同甘共苦的命运共同体,两国人民胞波情谊深厚。中方愿向缅方提供需要的帮助,支持灾区人民早日战胜灾害、重建家园。”

山水相连,患难与共。从2008年汶川地震时缅甸的物资支援,到2023年土耳其地震中国救援队的千里奔赴,灾难面前的无私互助已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底色。此次缅甸地震,联合国预估最终伤亡可能达数万人,国际社会的联合行动更显紧迫。中国的快速响应,既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也是在为全球灾害治理提供“中国方案”。救人是第一位的,而对文化遗产的抢救同等重要,在这两方面,中国都可以给予缅甸有力而专业的支持。缅甸地震暴露了发展中国家在防灾减灾领域的短板,中国在救援之余,还可以协助缅甸完善地震预警系统、加固公共建筑,从源头提升抗灾能力。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缅甸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公河均发源于中国,地理的“山水相连”终将升华为精神的“命运与共”。当中国救援队在曼德勒的残垣断壁中搜寻生命迹象时,他们不仅是在履行职业使命,更是在书写超越国界的人性赞歌。这场跨国救援,既是两国友谊的见证,也为动荡频仍的世界注入了一份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