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嘉行”

何连海捐赠西泠印社域外印特展开幕

2025-03-10

记者 孙乐怡 通讯员 汤艺旋

3月7日,“美德嘉行——何连海捐赠西泠印社域外印特展”在孤山遁庵开幕。展览由西泠印社、南京财经大学主办,中国印学博物馆、南京财经大学艺术教育中心承办。

此次展览不仅为观众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世界印章文化盛宴,也标志着西泠印社在域外印章收藏与研究领域迈出重要一步。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长期以来,域外图形资料和文献的缺乏一直是世界印章史研究的瓶颈,何连海的捐赠正好解决了推进“图形印”、“域外印”缺少参照物的难题。假以时日,随着藏品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西泠印社将在印学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方面积蓄更大力量,从而真正实现印学收藏“大印学”的壮观局面。

何连海捐赠的659枚域外印章,是西泠印社建社120年来收到的最大一宗域外印章捐赠,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数量最多的一次个人捐赠。这批印章的入藏,填补了印社域外印章收藏领域的空白,完善了收藏体系,为深化印章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也为中国印学博物馆的展陈展示增添了新的亮点,这不仅促进了中外印章文化的交流,还推动了西泠印社朝着国际印学研究中心的目标坚实迈进。

捐赠中大部分作品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二千纪乃至公元前三千纪,涵盖了多个古代文明,如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印度河谷文明、阿克瑟斯文明等。这批捐赠品丰富多元,材质多样,包括烧结滑石、银、铜、陶、海螺、费昂斯等,品类齐全,体系完备。其中,印度河谷文明与中亚青铜时代文明的印章尤为引人注目,其规模和全面性,在国内已知收藏中首屈一指,具有极高的文物和研究价值。

展览为观众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世界印章文化的难得机会,也为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搭建了一座桥梁。现场共展出388件精品印章,并辅以印捺后的印蜕,展现各古代文明的独特风格与艺术魅力。印度河谷文明的平印常带有复杂的图案及象形文字,多为凹雕立体图案,印捺后呈现浅浮雕细节,题材涵盖祭坛、婆罗门牛、大象、犀牛、人物等。阿克瑟斯文明的印章则展现了“兽主”神话、鹰蛇搏斗、鹰首人像等古老的文化母题,与两河文明、希腊神话有着深远的联系。

展览将持续至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