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文学之火》 [美] 大卫·丹比 著 新星出版社 汪畅 译 2024年10月
许禄
“既然每个人都知道如何读书写字,那又何必要专门开设一门文学课呢?”在美国纽约一所高中的文学课上,一位学生这样对老师说道。
这一幕发生在2013年10月的新学期。如果此刻你来到这间教室,除了看见一脸迷茫的学生,还会发现一个七十来岁的胖老头,挤在最后一排的座位上,跟这些十五六岁的孩子一起上课。他是《纽约客》记者大卫·丹比,他正在开展一项调查,试图搞清楚两个问题:文学教育还能对年轻人产生影响吗?如果可以,它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发挥作用呢?
这不是丹比第一次在毕业后重新回到课堂。上回是1991年,正值中年危机的他回到自己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与大一学生一起修人文通识课程。当时,整日被纷繁信息缠绕的他意识到自己要通过与经典交手,找到生活的方向。几年后,丹比写出了《重读经典的伟大冒险》。
二十多年过去了,丹比好奇,在电子时代成长起来的这代孩子们,还对文学感兴趣吗?文学还能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吗?沉迷电子媒体的年轻人可能爱上阅读吗?人文教育在当下究竟还有没有效用?
这一回,丹比决定用两年的时间驻扎在三所高中各具特色的文学课上,记录其间发生的种种情境,于是有了这本新书《重燃文学之火:在阅读课上思考自我与社会》。
丹比在比肯高中观察的高一班级里,老师名叫肖恩·里昂。
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里昂对全班同学说道:“既然这个班是由大家携手构成的,那么每个人的声音理应和我的声音一样重要。”
里昂老师的高一文学课有一个主题——“个人与社会”。他引导学生阅读的,是一份经典书单,包括赫胥黎、奥威尔、黑塞、冯内古特、陀思妥耶夫斯基、维克多·弗兰克、萨特、贝克特等作家的作品,其中涵盖众多与人的自我和所处时代息息相关的主题,比如自由、身份、权威、技术、娱乐、梦想、死亡……
很显然,对十五六岁的学生来说,这些极其严肃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很有难度,而且与其当下的生活存在隔阂。
比如,在共读《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和《悉达多》这两篇小说时,里昂老师和学生们共同探讨了几个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你认为梦想和现实的关系是什么?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痛苦吗?经过对文本的拆解和讨论后,一位同学在自由发言中说:“除非你经历过痛苦,否则你就无法体验幸福。”另一位同学则说:“如果你想了解自己,不仅要了解你的过去和未来,还要了解你的现在。”还有位学生说:“生活不止一把钥匙。你可以从一切事物中学习。”
本质上,文学课不是简单的教与学,而是学生们尝试打开自己并向世界发问的一次排练。在一回回的共读中,师生们共同进入了一种独特的时间和空间,空间变得更多维,时间变得更细密,在其中他们得以重新触摸和理解自己的生存,也与他人和外部世界建立了新的连接。
最终,那些文本会变为学生们生命体验的一部分,支撑它们在生命的每个时刻感受到真实的自己,并做出自己的选择,最终书写那个专属的、独一无二的故事。
两年很快过去,而文学课上的讨论却历历在目。丹比越来越深地感受到,这世界上没有标准的成长模式,也不存在完美的教学方式,文学教育并非魔法,它费心费力,又时断时续,但它是值得的,于是,《重燃文学之火》也并不仅仅属于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