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爱心凉茶铺,学生为保安师傅送凉茶。 临平区教育局供图
记者 杨俏颖 通讯员 金露丹
日前,临平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活动举办,临平区实验小学201班的孩子们受邀表演情景剧《红领巾爱心凉茶铺》。
说起凉茶铺,那可颇有来头,这是全班45名同学的第一份“兼职”。从今年6月开始,孩子们排了值班表,和家长、老师一起做公益,把位于临平区人民广场上的一间城管驿站,变成了环卫工人、外卖小哥、保安师傅的“温暖之家”。公益活动,既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又锻炼了各项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近年来,临平区以弘临思政学院为引擎,写好大课堂、大平台和大师资三张“答卷”,不断延展思政教育“半径”,在润物无声中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A
典型案例
乡土味,学生既爱听又爱参与 大中小学思政教育步步衔接
今年5月,孩子们看到一间城管驿站,“天热了,能不能把这里捯饬捯饬变成公益凉茶铺,供市民休息?”
这个想法立马得到了班主任、家长的响应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区城管表示“无条件提供场地”,区民政局帮助联系公益组织,方回春堂送来了茶包,书桌书架、防暑及急救用品、矿泉水、纸杯、棒冰……一应俱全。
儿童节那天,“红领巾爱心凉茶铺”正式开张。“烧水、泡茶蛮辛苦,但对孩子们来说,更大的收获是切身感受到助人为乐,积极性很高。”班主任蒋桂兰说。
作为弘临思政学院首批试点学校、杭州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先行校,临平区实验小学践行“1+6+X”体验式思政教育思路,“1”即道德与法治学科等必修课程,“6”即六大主题成长季德育课程,“X”即多维思政教育途径。“我们立足临平本土资源,从课程、课堂等方面入手,提出了‘临平印记’的校本新课题,以实践育人作为落实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构建家校社协同支持体系。”学校党总支书记俞李说。
比如,学校对面就是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校馆共建,孩子们不仅可以来这里参观,还可以来博物馆做讲解员。“不仅培养了讲解能力,我还借此学习了历史文化知识,有了更深的家国情怀。”605班学生罗家玥说。
思政教育,小学重在启蒙,初中打牢基础,高中提升素养。这是一个引导学生从“是什么”逐渐过渡到“为什么”,进而螺旋式上升到“怎么做”的过程。
余杭高级中学(临平中学)把“三会六品”作为思政培育的目标,即培育“会做人、会学习、会做事”“有教养、懂感恩、厚学识、会创造、善合作、能担当”的高素质人才。一方面,学校从思政课教学改革入手,探索由学生“做主”的沙龙式教学。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按照学习任务与目标,自行选定主题、设计活动形式、组织活动,并自我评价结果。另一方面,学校创设了“模拟+”思政社团,目前包含模拟联合国和模拟政协,政治学科组编写了《“鹰击长空”模拟联合国入门及进阶》等专业教材。
学校党委办主任沈宇清介绍,“模拟联合国”课程已被评为浙江省精品选修课、临平区弘临思政精品课程。模拟政协参加了杭州市模拟政协社团推进会,学校也被评为杭州市首批模拟政协社团试点学校。
B
区域亮点
写好三张“答卷” 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
2022年,弘临思政学院创建。作为杭州市首批思政教育一体化先行区,临平区究竟“先”在何处?主要写好了三张“答卷”。
第一张答卷是“大课堂”。临平研发了特色思政课程,在校本思政课程开发中融入宋韵文化、运河文化、超山梅花文化等元素,打造十大弘临思政精品课程及案例;针对大中小学思政教育有效衔接问题,探索实施课程研发“1+3+N”模式,组织不同学段的教师在相同的专题下,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开展集体备课,形成优势互补。
第二张答卷是“大平台”。在浙里办打造阳光青少年成长守护数字化平台,开设团员青年说等主题课程150余个,使用达5万人次;利用各级校外实践基地,采用线上VR、云课堂等形式,让思政课堂“活”起来;遴选新宇村等30个点位,确定五育经典路线10条,推出青少年“五色五育体验地图”;打造26个党建品牌(清廉学校)示范点,100个先锋党员阵地,形成丰富的校外思政资源库。
第三张答卷是“大师资”。与浙江理工大学合作,共建学术指导委员会,选派12名高校思政课教授,“点对点”进校园开展指导;组建由在杭高校教授、地方专家、红色文化传承者等组成的专家库;每年开学邀请道德楷模、非遗传承人、奥运冠军等共上一堂思政大课,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格局;设立“弘临思政学院智囊团”,分级分类举办骨干教师研修活动,年均培训1800余人次。
构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格局,弘临思政学院带来哪些启示?相关负责人表示:“需要强化顶层设计,绘好一张图;需要完善工作机制,下好一盘棋;需要强化师资队伍,锻造主力军;需要筑牢课堂本底,发挥主渠道作用;需要强化社会协同,织就一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