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陈凌
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了!11月28日上午,新疆于田县,随着最后宽50米、长100米沙地栽上胡杨、梭梭、红柳等固沙苗木,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作为新时代“三北”工程攻坚战的三大标志性战役之一,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通过语文教科书,许多人都读过中国气象学之父、浙江大学首任校长竺可桢撰写的《向沙漠进军》。这篇最早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科普说明文,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沙漠的危害,指出了治理沙漠的重要意义。为了科学治沙,竺可桢先生多次深入沙漠考察,几乎跑遍了内蒙古、河西走廊和新疆的沙漠。他提出了“退农还牧、退农还林”的主张,并指出我国应当科学而合理地向沙漠进军。在他倡导下,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在1959年成立,并设置了6个治沙综合试验站。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文章开篇,竺可桢先生就直陈人类与沙漠不断斗争的命题。从地中海沿岸的古代埃及、巴比伦和希腊文明不断受到风沙侵占,说到我国陕西榆林城的“三次迁移”,他在文中直指沙漠的危害——“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他还旗帜鲜明地指出“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植林种草”,并坚定不移地相信“沙漠是可以征服的”“只是采取守势,当然是不够的”。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总面积33.76万平方公里,环绕一圈达3046公里。过去40多年来,依托“三北”工程,中国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建起了一条长达2761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创造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奇迹。今年以来,我国综合采用工程固沙、生物治沙、光伏治沙等科学治沙技术,补上了沙漠南部风沙危害最深、条件最恶劣的285公里“缺口”,将竺可桢先生在文章中描绘的“远景”变成了“实景”。
“风是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但是也可以为人类造福”“把日光变为热能和电能的最良好的工具是半导体,估计将来有可能在沙漠里用便宜的半导体做屋顶,人住在里边就可以冬不怕冷,夏不怕热”……随着我国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绿色能源在沙漠源源不断地产出,也让竺可桢先生当年在文章中设想的未来,逐渐从梦想照进现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如今,随着中国迈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生态文明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人类征服沙漠的远大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有实现的可能。我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一定能逐步改造沙漠,使沙漠变成耕地和牧场,为人民服务。”遥望北疆的“绿色长城”,从教科书里走来的《向沙漠进军》,依然闪烁着穿越时间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