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 吴卓平

逛书店也是件正经事

2024-10-07

“每一所大学都应该有一家书店,就像一个社区少不了一家菜场。”

上班的地铁上,我偶然间在朋友圈刷到了这篇《没有书店的大学,就像没有菜市场的城市》,颇让人感同身受。

虽然我的外地求学生涯中,大学里并没有一家像样的书店,但是记忆里的高中生涯,却有一家小小的书店。那算是人生最“煎熬”的一段时间吧,而每次在学校食堂吃完午饭,去逛逛小书店,是一天之中最愉快的时光了。

这家小小的书店,就开在学校大门口,门面极小。老板娘往往端坐在店门口,小心翼翼地照看着那堆报刊。书店里面很小,四周的书架上垒满了书,为的是节约空间。

每次去那里,我和同学们就图一些“三年真题三年模拟”“黄冈十年高考模拟试卷”等等试卷考题之外的新鲜信息。买得最多的大概都是一些《格言》《读者》《意林》、体育杂志,还有漫画类的闲书。我们放风的时候,大概也是老板娘一天最开心的时刻了。她总是笑脸相迎,拿出各路货色,任由我们挑选。

慷慨的我们一般都是人手几本,或是拿一份《体坛周报》《足球俱乐部》,满载而归。老板娘爽快地接过我们递过的纸币,麻利地放进抽屉,找过零钱,我一直记着这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动作。在如今“扫码付款”的时代,这样的动作也很少能见到了。

参加工作之后,网购已经成为大多数人买书的首选方式,但我依然喜欢去逛逛书店。当然,走进书店,不挑几本书回家是不肯罢休的。而去得最多的,是西湖畔的外文书店以及体育场路上的晓风书屋。

有一次,逛完书店,还拿了一张书签,上面有博尔赫兹的一句话:“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夹在笔记本里,很是喜欢。

其实买回家的书,并不是全部都会读完,但是当你面对满廊书香,你清醒地感知到一种精神的富足和思想的自由。尤其,站在大书架前,把书捧在手里,翻看、挑选,是一种从心底油然而生的踏实感。

事实上,每一座城市都会因为有意思的独立书店的存在,而被赋予了特别的人文色彩,尤其是大城市的独立书店,格外有一种遗世独立的感觉。如今的书店,往往兼着“咖啡馆、艺术馆、展览馆、文化实验室”的功能,是一个文化场所。比如,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旁的枫林晚书店自2000年以来,就举办了文化学术沙龙千场以上。

还记得在一次采访中,枫林晚创始人朱升华说:“说不定某个年轻人,在某一场讲座的一刹那,他的理想或者人生被某句话、某个人、某本书突然点亮了,很多时候,人生的改变就因为一句话。因此,书店给年轻人带来的这种快乐和心灵触动,远不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

也因为如此,在我看来,杭州之胜,正在于她无与伦比的城市气度,容得下如此长远的历史、丰厚的文化与多彩的艺术,并且将它们化为这座城市血脉里的精气神。

有人说,书店和图书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温度和精神地标”,在我看来,如今它们的角色定位互相接近,都已成为维系文化与我们的生活,传递并承载着一种文明的立体空间。

也许恰如《没有书店的大学,就像没有菜市场的城市》所写的那般,一家小吃店、一个饺子档,尚能在人们的味蕾上留下深刻的记忆,得到如此的爱护,何况书店?一家书店,就应该是得之我幸,失之我痛,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