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苑 “民呼我为”新范式

2024-09-30

翠苑一区正在开心玩耍的孩子们

翠苑辖区俯瞰图

记者 项捷

西湖微融圈 陈文文

0.21平方公里的翠苑一区在杭州众多社区中,是一面旗帜,一个样板。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这十六个字不仅镌刻在小区中心的“幸福之窗”上,更落实在桩桩件件为民所办的实事中。

在杭州大力推进的“十大攀登行动”中,就有基层治理现代化攀登行动,提出要推动“民呼我为”工作体系,不断提升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水平。翠苑街道正以未来社区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探索、迭代升级工作机制,在“民呼我为”中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居民幸福感。

移盆换景,街区创新实践

让“民呼我为”的翠苑一区经验走出去,跳出框架,服务更多领域,是翠苑街道近年着力探索的民生大课题。

“文一路‘民呼我为’特色街区”的打造就是翠苑街道迈出的第一步。该街区自教工路始至古翠路止,全长约1.5公里,沿路有8个社区和4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常住人口近5万人。“小区里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延续,遇见新问题、新需求要因地制宜,敢出新招。”该街道主要负责人说,“小区”到“街区”的一小步,是“民呼我为”从“盆景”走向“风景”的一大步。

翠苑街道率先构建了街区服务阵地体系,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建联建单位、物业企业和居民志愿者积极参与,各自贡献力量。年初,宋江苑社区居民提出,能否在党群服务中心增加婴幼儿照护模块。在杭州市党群服务中心专业化服务集成供给改革的契机下,该街区治理委员会立即组织相关部门、绿城物业、社会组织统筹联建资源,满足居民需求、降低运营成本,体现了人力集约化管理和跨区域调配等优势。

不同于小区,街区商户多,诉求不一。“希望商户能拧成一股绳、上下一条心,就要调动他们积极性,参与街区共治共建共享。”街区第一片区轮值书记孔海平说。街区治理共同体应运而生,由联建单位、商户、物业、“三新”组织构成联盟,一同制定街区公约。“本质上,就是‘自己家园自己建’的延伸应用。”街区商户德佑为外卖、快递小哥们提供了休憩、充电的临时驿站,但也指出骑手在送餐高峰期乱停乱放车辆的问题。联盟迅速启动街区议事,联动交警、城管部门,在文一路学院路口东面规划出小哥专属泊位并安装充电桩。

翠苑一区利用数字化技术为百姓打造了九大场景,随处可见的智慧化应用令人印象深刻。该做法同样被保留下来,街区依托数字化治理平台,对600余家街区沿街店铺等小微商企建立“一店一档”数字化档案,勾勒“店铺综合画像”, 实现店铺“三色”分级分类融合治理。

亮点频现,全域“繁星满天”

打造“文一路特色街区”迈出了“民呼我为”在更广泛区域实践的重要一步,与此同时,它的“触角”不断延伸,走进更多小区、楼宇、商铺,在城市界面更新、为企精准服务、打造特色产业中源源不断地供给着养分。今年以来,翠苑街道强服务、攻项目、优环境,在推进的一揽子高质量发展实践中,涌现出不少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果,令人眼前一亮。

城市更新扩面,全域焕然一新。翠苑街道通过“拆改结合”一系列手段,全域推进辖区旧改工作,并取得喜人成果——通过打通围墙,让曲荷巷18号、学院路59号、天目山路228号、230号和234号5个启动旧改的小区连成一体;拆除242个储物空间后,翠苑四区的“屋顶连廊”彻底变身“人行天桥”,改出的桥下空间能多停放上千辆电瓶车。此外,街道还通过改建扩建、设计优化等方式为居民群众新增室外活动空间、服务配套空间上万平方米。今年年底,翠苑街道将提前完成20个小区共计32万平方米的旧改任务。

聚焦“数字生活”,描画未来图景。位于翠苑街道的文三数字生活街区被誉为杭州的潮流先锋地,不断招引落地元宇宙、人工智能相关产业,围绕“科技感”“数字味”“烟火气”三个关键词打造未来生活场景。为助力街区产业发展,翠苑街道成立元宇宙产业创新中心,搭建招商平台,举办行业论坛,把“民呼我为”灵活用成“企呼我为”,成功吸引28家产业链企业入驻街区。另外,运用“前店后厂”模式,翠苑街道也在大力推进文三数字生活街区建设未来生活场景,如“文三之光”展厅、“西湖遇见敦煌”文创综合体也都即将亮相。

齐聚“北高峰”,注入科创活力。日前,翠苑街道重点打造的“北高峰科学家会客厅”即将投用,将成为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人的三方沟通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集聚、助推区域发展。西湖区在今年提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教育、科技、人才同频共振,努力构建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在该背景下,我们着力打造了‘北高峰科学家会客厅’,后续将不断完善高水平人才培养、服务体系。”翠苑街道分管经济的负责人说,街道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拟认定数达到24家,位居全区第二,“日后会客厅将聚焦西湖区五大主导产业,加速科技成果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

翠苑街道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