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弄口 “携老育幼”享生活

2024-09-27

闸弄口街道航拍图

闸弄口街道玩具图书馆共享漂流活动

记者 吕烨珏

上城微融圈 张姚玲

“一老一小”,永远是城市中最温暖的主题。

家家都有小,人人都会老。他们是最“柔软”的群体,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爱护,是基层治理服务的重点。

在上城区闸弄口街道,一幅温馨的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闸弄口街道优质均衡抓民生,全域打造“幸福邻里坊”,迭代做优“十分优享”服务圈层,托起老人幸福“夕阳红”,编织儿童成长“新摇篮”,让老幼同享的美好生活时时可感、处处可及。

  因地制宜服务就近

打造便老带小融合场景

家住春晖社区的王阿姨,和普通的隔代抚养家庭一样,平日里既要带孙子又要烧饭,常常忙得不可开交。但最近,她的带娃日常从“鸡飞狗跳”变成了轻松有趣的快乐生活——原来,春晖社区解锁了一个“带娃新攻略”。

一早,王阿姨送孙子到社区玩具图书馆参加活动,看他和小伙伴玩得尽兴、管理老师也很专业后,便和邻居一起到日间照料中心去打乒乓球;临近中午,接上娃,前往社区幸福食堂用餐。

“走路5分钟,蛮近的。”王阿姨竖起大拇指点赞道,“食堂里还专门为孩子搭配了营养餐,有蒸蛋、虾仁、新鲜蔬菜,味道好,孙子也爱吃。这样一来,我现在都不烧中饭了,轻松很多。”

据悉,春晖社区为研制儿童食谱,特聘营养师,精选富含营养的肉类、蛋类、蔬菜类等食材,让孩子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摄取均衡的营养。社区还在食堂贴心地配备了儿童座椅,在边边角角贴上防撞条,拓展出儿童友好就餐环境,深受居民好评。“我们是老小区住户,隔代抚养家庭很多。聚焦居民需求,如今社区幸福食堂兼顾老人和儿童的口味,营造了一个‘携老育幼’的融合性用餐环境。”春晖社区党委书记徐丹介绍道。

近年来,依托辖区“10家幸福食堂+3处幸福餐桌”的幸福助餐体系,闸弄口街道积极探索打造环境舒心、服务贴心、邻里暖心、生活放心的“携老育幼”社区生活共同体。闸弄口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吴能奇表示,以春晖社区幸福食堂为试点,街道正推动社区幸福食堂向各年龄段人群提供融合性服务方向发展,为居民提供更专业、更多元、更融合的品质服务,让老人、儿童能在场所内同享优质公共服务。

全域打造“幸福邻里坊”

百余项服务落在群众最需处

聚焦“老带小”“祖带孙”等日益增长的隔代抚养需求,除了社区幸福食堂,闸弄口街道还通过精心谋篇布局,做深做优“一老一小”服务特色,兼顾老幼多元需求,开拓“携老育幼”服务新场景。

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心城区老街道,闸弄口街道的人口老化、小区老化、配套设施老化、界面老化等“四老”问题突出,公共服务供给矛盾明显、空间配套不足,怎么办?

抢抓老旧小区改造契机,闸弄口街道一体化推进“幸福邻里坊”建设,坚持党建统领、民需导向,针对服务设施“老散小偏”等问题,多渠道整合优质资源,腾挪新增空间2万平方米,在全区率先探索集聚式、分散式、嵌入式建坊模式,实现从厂房到综合体、车库到议事坊的蝶变。

其中濮家·机神“双坊联动”尤为典型——濮家社区做优为小服务,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收集民情的基础上将阵地置换给学校做教室,协助濮家小学解决生源分流难题;机神社区差异化布局,补足专业为老服务功能,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试点。

如今,15个“幸福邻里坊”形成的服务矩阵统合百余处服务点位,实现群众最多十分钟即可享受贴心服务。而为了能靶向式提供高质量公共服务,聚焦居民“急难愁盼”,闸弄口街道还分类梳理专业机构等辖区100余家主体,建立服务资源“一本账”,优化供需匹配,让居民在家门口便可享受居家养老、成人夜校、家门口少年宫等37类优质项目,实现全年龄、全周期、全要素服务。

在运营方面,闸弄口街道积极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确保服务质量。比如街道本级社会组织寸草公益打造玩具图书馆共享平台,通过开辟玩具共享、租借区域,将闲置玩具进行共享漂流,探索物尽其用、资源共享的环保模式,并为孩子们提供自由阅读、快乐玩耍的交流空间以及志愿者实践服务场所,实现“家门—社区—学校”双向互通,以场地活动、资源共享、服务反哺等方式全面提升校家社的融合度,全年共开展主题活动48场,惠及1000余人次。

根据玩具图书馆运营经验,闸弄口街道联合区妇联依托辖区0-3岁婴幼儿成长驿站、儿童友好活动场地,在红梅、濮家、天仙等社区推广玩具图书馆模式共享理念,推动社区玩具图书馆与社区幸福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等服务场馆互动融合,让“一老一小”享受更多就近的融合性服务。

民生小事就是“幸福要事”。闸弄口街道将通过统筹协调、场所优化、服务融合等方式推动民生场所实现“老幼代际”服务融合,全力打造最有组织、最有人气、最有口碑的“幸福邻里坊”服务矩阵,为“最美红巷”建设提供生动的基层实践样本。

闸弄口街道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