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853页共64万字,出版历时8年

砖头厚的《本雅明书信集》 怎么读

2024-09-13

《本雅明书信集》 [德] 瓦尔特·本雅明 著 [以] 格肖姆·肖勒姆 [德] 特奥多·W.阿多诺 编注 金晓宇 译 2024年8月

天才翻译家金晓宇的新作品《本雅明书信集》终于和读者见面了。

2022年1月17日,《我们的天才儿子》在本报“倾听·人生”栏目发表后,翻译家金晓宇的作品被更多人看见。

一时之间,在杭州的书店,有金晓宇的译作专柜,其中英译中作品有《船热》《诱惑者》《十首歌里的摇滚史》等;日译中作品中有《和语言漫步的日记》《飞魂》等。

金晓宇,从事翻译工作二十多年,他在豆瓣平台有1936个关注者。

有很多读者因为喜欢一部作品而关注一位作家,而在翻译文学领域,也有很多读者因为信任一位译者,而关注一个作品。

在《诱惑者》的短评中,有人写道,“译笔太好了,用精妙的、近乎于直觉的辞藻还原了另一种语言的意境和氛围,整体读起来像流畅又优美的散文诗。”

在读过《船热》后,也有网友感慨,“因为译者金晓宇认识了这本书,本书的语言具有古典美。”

《本雅明书信集》目前在豆瓣读书评分为9.8,读者的留言让人感动:“迄今唯一一本尚未正式出版我就打出‘五星’好评的作品,不为别的,单纯致敬译者金晓宇,这个世界没有天才,只有不屈的努力。”

戴维

浙江翻译界普遍认为,《本雅明书信集》的出版是金晓宇翻译事业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他进入成熟期。

9月7日上午,为了庆祝厚达853页、64万字的《本雅明书信集》出版,省市译协特地为金晓宇举办新书分享会,包括该书出版人杨全强、省内翻译界同行三十余人出席。

浙江省翻译协会会长郭国良高兴地称这一天为“晓宇日”,称赞金晓宇是“浙江省文学翻译的一员猛将,延续了朱生豪的翻译精神,得到了朱生豪翻译精神的精髓”。

另一件喜事是,金晓宇获得中国翻译协会的“优秀中青年翻译工作者”荣誉称号。“优秀中青年翻译工作者”为2024年新设置奖项,旨在表彰胸怀祖国、融通中外、翻译业务精湛、成绩突出的青年翻译工作者。

浙江省翻译协会的推荐词是这样的:“金晓宇作为天才翻译家,以永不屈服的精神自学成才,投身翻译,最终实现自身价值。从事翻译二十多年,翻译了近20本书,总计完成译著520万字,涵盖英语、日语、德语等语种,从文学到音乐文化类作品均有所涉及,在翻译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做出了较大贡献。”

作为译者,有了代表性译作

作为和金晓宇合作多年的出版人,北京上河行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全强特地查了邮箱,“金晓宇最早发来《本雅明书信集》的译文是2018年11月,陆续发了几十封,上面是德文,下面是中文,每个文件都标明页码:0到51,52到88,89到100,非常清晰,非常有条理,也非常严谨。这点和本雅明很像。”

从2018年11月收到一稿,到2024年3月最终出版,《本雅明书信集》的问世经过了将近6年的曲折。

“当时我和晓宇说,一本《本雅明书信集》,一本《拱廊计划》,都是重磅作品。你把这两部翻译完了,我把这两本出版了,我作为职业出版人,就非常圆满了,你作为译者,也有了代表性的译作。”

杭州市翻译协会会长桂清扬认为,这本书是“金晓宇和本雅明两个孤独而躁动的灵魂在书信世界里的美丽邂逅”,“他们的孤独绝非孤寂,而是自我选择的充满阳光之孤独,凸显二位精神世界的深邃和独特”。

为何如此解读呢?孤独真的值得称赞吗?德语译者、研究者徐行认为,本雅明就像作家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中所写,是始终生活在过去世界的一位欧洲公民。

“仅仅把本书看作是名人雅士之间互发信息、互相点赞,那对其中庞杂的精神内涵是不容易理解的。”

毕竟是800多页、砖头厚的书,如何打开?已经阅读过《本雅明书信集》的徐行给出了适合当下年轻人的打开方式,“直接翻到847页,有全书的索引目录,你可以挑感兴趣的人物作为阅读的切入口”。

若原作和译作是花瓶的碎片

阅读就是拼接花瓶

说回本书。和卡夫卡相似,本雅明也是难以归类,难以模仿的一位作家。翻译家文敏为本书写了书评《天才男友本雅明》,称本雅明是“书信中的哲学家,但跑到哪,倒霉到哪”。

年华正好时,他怀揣《德国悲剧的起源》这样的文学批评杰作向法兰克福大学寻求教职,结果被拒,还被奚落文章“如一片泥淖,令人不知所云”。

二战爆发后,本雅明在法国被当做敌对国家的外国人,关进收容所近两个月。

1940年6月,德军进逼巴黎。9月底,本雅明终于等到美国签证,可以逃离欧洲大陆。他和一行人出发翻越比利牛斯山,计划借道西班牙,从葡萄牙的里斯本登船去美国。

不幸的是,西班牙边检官员突然变脸,不仅不同意放行,还威胁把他们遣返,交给亲纳粹的法国警察。在绝望和恐惧的至暗时刻,本雅明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悲剧原可避免。只要早一天,他就能顺利通过。只要晚一天,他就不会做出取道西班牙的错误判断。恰恰在1940年9月27日,灾难发生。

《书信集》涵盖了本雅明从大学时代开始学术生涯,到客死他乡的数十年经历。两位编者一位叫肖勒姆,是犹太人、德国历史学家,“本雅明的铁杆粉丝”。另一位是鼎鼎大名的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哲学家阿多诺,“也是本雅明的小迷弟”。

据德语译者、研究者徐行介绍,本雅明认为在人类各种世俗语言背后,存在着超越前者的高高在上的纯语言。

“他把纯语言比作花瓶,把原作和译作比作花瓶的碎片,把翻译比作碎片的拼接和黏合。我们阅读《书信集》的中译本,既是拼接花瓶的过程,也是在观赏拼接好的花瓶,这可以是一段非常愉悦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