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天才少女“出一头地”

2024-06-17

郑莉娜

这几天,17岁中专女生姜萍“爆冷”拿下数学竞赛全球第12名,刷屏各大平台。有人惊叹于姜萍的数学天赋,有人感叹于她对数学的热爱与勤奋,也有人感动于良师的帮助。很多网友评价,这就像是武林中突然出现绝世天骄,被狠狠激励到了。

“天才少女”逆袭故事堪称传奇,大家热议的背后也带来诸多启示:如何让更多像姜萍一样的孩子脱颖而出?如何让更多孩子的特长和爱好得到发挥?

姜萍有天赋更有努力。“天才少女”的光环背后是她几年如一日学习的艰辛,这是天赋与勤奋共同书写的励志故事。课余时间当大部分同学在“放飞自我”时,姜萍却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有时做题做到夜里一两点钟。这一路走来,姜萍额外付出过多少努力,吃了多少苦,才有机会绽放光芒。姜萍的数学老师王闰秋就表示,她属于“勤奋型选手”。天赋或许可以决定起点,但唯有坚持努力才能到达终点。

天才不问出处,但若有伯乐相助,是一件幸事。姜萍成为一匹“黑马”,她的老师王闰秋功不可没。这位年轻教师在看到姜萍出类拔萃的数学考试成绩时,慧眼识珠,为她提供辅导,推荐高等数学经典教材,成为她数学探索道路上的引路人。很多网友点赞称王老师“配享太庙”。“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古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赞青年苏轼: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一时之间,苏轼名满天下。当年,熊庆来看到一篇论文,一眼相中了名不见经传的华罗庚,老先生把这件事称作自己人生中的一段佳话;今天,王闰秋老师点燃比自己更亮的灯,见才思“推”,为其出头“造势”,何尝不是大胸襟大气魄。

让每一块金子闪光发亮,让更多像姜萍这样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支持不可或缺,而多元的社会评价体系也需加快建立和完善。摒弃对学历的过度崇拜和歧视,回归理性看待学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实际能力和贡献来评价一个人,才能给予各类人才更多的理解和包容的环境。毕竟,人生从来没有一个可复制的模式,人生出彩也从来没有标准的方案。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参赛没有身份资格的门槛,让中专生也有机会参与,这是一种幸运。希望数学这个变量,带17岁的姜萍飞向更广阔的世界,也期待有更多这样的幸运和奇迹。

归根到底,我们教育的价值不应该是培养标准件,而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天赋,让不同水平、天赋的孩子,都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社会期待天才,更期待人尽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