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戏,一座城,一个人

2024-06-07

每一场旅行就像脱水的“三体人”浸泡复苏,就像往温暖的水里放了一块清甜的陈皮。

20多年前,第一波自由行的年轻人走走停停,停在了丽江、大理、拉萨。现在的年轻人也在走走停停中,找到了自己的情绪价值充电站。

张磊

最近,《我的阿勒泰》让新疆阿勒泰地区的草原、雪山、旷野、森林成为游客心头所爱;《庆余年》第二季的热播,也让拍摄地湖北襄阳成为剧迷们的打卡新宠。

文艺作品的力量在于,一些善于发现美的人,将一个未被很多人知晓的地域之美,用独特的个人视角呈现出来。

我有一个朋友,几乎走遍全世界。本以为他阅尽千帆波澜不惊,没想到看完《我的阿勒泰》之后,他直接买了机票飞了过去。

剧中的阿勒泰,远离城市的喧嚣与浮躁,成为人们逃离压力、寻找心灵宁静的理想之地。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其实由来已久。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香格里拉”

早年间,古装剧带火了“紫禁城”;后来,《隐秘的角落》《狂飙》带火了南粤小城江门、湛江;《山海情》播出后,带动宁夏旅游,当地红酒、滩羊肉的销售翻了10倍;《去有风的地方》播出后,大理的人气和流量突飞猛涨。线上“种草”,线下引流,再到线上“安利”(网络用语,强烈推荐),形成了完美闭环。

一部剧“点火”的不仅是一座城,还点燃了当代年轻人心中蠢蠢欲动的“找到香格里拉”之火。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香格里拉”。它象征美好,是灵魂的栖息地。

在本世纪之初,“香格里拉”是书本中的神秘高原,也是悠悠雪山下的宁静古城。20世纪90年代,歌手郑钧的一首《回到拉萨》呼唤了多少人“回到布达拉宫”,丽江这座多民族聚居的古城也一夕走红。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旅行方式的演变,年轻一代对“香格里拉”的定义也在发生变化。

前几年,每到假期,“1亿人抵达西安/长沙/武汉/上海”这样的词条屡屡登上热搜,大家似乎都喜欢一窝蜂地往大城市跑。

我们常说,出游就是要“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可热门旅游城市里的长假,基本上也不太可能“一个人”吃饭旅行,因为身边都是人,吃饭拿个号得等1000多桌。你也不可能“到处走走停停”,因为人太多,走着走着,想走不一定走得动、想停但又停不下来。终于走到了地儿,你那等待1000多桌的饭也刚好过号。服务员说“过号等30桌”,你说以前不都是等3桌的吗?她说,“先生,对不起,放假期间,取号膨胀。”结果5分钟后就叫到你了,因为那30桌还走走停停堵着没到呢。

现在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大众化的旅游路线和人满为患“批量生产”的景点,他们开始寻找那些未被过度开发的目的地。

这些隐秘的地方,它是不世俗的、多一点原生态的,更有着提供社交话题的区分度——这才是这一代年轻人的“香格里拉”。无论是走在麦理浩径上,还是穿着汉服、马面裙在城头眺望,他们追求的是找到内心充盈的那一刻。

转变的不只是旅行的观念,背后隐藏着的,是年轻一代对个性化体验、环保理念和深度文化探索的渴望。

“个性化”的同义词是“发现冷门”。走得越多,看得越多,心中的目的地就会更明确。与其扎堆一地,何不各自美丽?更小众的旅行目的地,更独特的旅宿体验,更有趣的旅行方式……这样的旅行不仅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还能带来独特的体验和意外的惊喜。

放弃在拥挤的人群中拍摄千篇一律的照片,选择在陌生的小县城或宁静的小村庄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气质,这种寻找冷门的旅程,不仅让人们远离喧嚣,更能打开自己,发现旅行中最纯粹的美好。

城市漫步、城市骑行、户外徒步,只是形态不同,目的都是探索自己内心的“专属目的地”。

如果“我心安处是故乡”,那么“我心乐处则是香格里拉”。

既从众又不从众的“Z世代”们

因为文艺作品,那些“冷门”“隐藏”的小城市被更多的人看见了。

文艺作品赋予了城市某种气质和标签,使得一些原本“名不见经传”之地,成为了不同人心中的“香格里拉”。

有调查显示,流行影视可以提升取景地25%甚至300%的游客数量,平均可以达到31%。曾有媒体就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原因进行网络调查,结果显示,20%的游客会在看影视剧时被城市风光“种草”。

在因为一部剧而背起行囊让心灵走在路上的人群中,更多的是“Z世代”(通常指的是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和互联网一起成长,也见证了短视频平台的蓬勃发展。

在社交媒体里,在热门剧集里,他们看到了另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中国。互联网和文艺作品为他们打开了一道门,看到了一角,至于全貌如何、感知怎样,只有自己亲身去经历才知道。

相比几十年前,我们现在的生活是非常虚拟的。面对面直接接触的体验,实际上在减少。这使得人们对触摸不同的生活和体验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人们会想要“穿越”到影视作品的画面中去,吃同样的食物,站在同一个街头拍下同一个场景,用仪式感满满的举动,把虚拟的剧变成自己的“真实生活”。

“Z世代”们熟悉网络,形成了价值多元、兴趣至上的性格图谱,他们最大的行为特征就是既从众又不从众——在大城市网红店门口一排就是几小时的是他们;愿意跟随内心选择“反向旅游”,去平潭岛看看“蓝眼泪”、去泉州古街仰头看东西古塔的也是他们。

“冷门”“宝藏”“隐藏”……社交媒体上,对旅游产品的介绍越来越强调与众不同,旅游日益成为人们彰显个性的一种生活方式。

不一定要“特种兵”式,不一定要名山大川,在小小一隅空间里,只要有一两样能吸引到他们的事物就足矣。足够让他们逗留徘徊、拍照分享,在得到“点赞红心”的同时,内心因工作压力带来的焦虑紧张也得到了恰当缓解。

社交属性是显而易见的,但追求心灵治愈、探寻独特体验、拉满情绪价值同样不可或缺。

去哪儿并不重要

从“一座城”到“一个景区”再到“一家小吃店”,年轻人的旅游目标越来越“小”。“体验感”正在取代“目的地”,成为年轻人旅游出行的第一诉求。

这种姿态是高级且清醒的:旅游不是人云亦云,不是千篇一律,它纯粹应当只是为了放松身心,让自己在某个时间、某个地方,能够更舒服地找到自我,找到与大地的连接。

去哪儿并不重要。就如同20多年前,第一波自由行的年轻人,他们走走停停,停在了丽江、大理、拉萨。现在的年轻人也会在走走停停中,找到自己的情绪价值充电站。

有人说,把自己放进小地方,就像往温暖的水里放了一块清甜的陈皮。也有人说,每一场旅行就好像脱水的三体人浸泡复苏。

陈绮贞在歌里说,“累积了许多飞行,用心挑选纪念品,收集了地图上每一次的风和日丽,但却说不出旅行的意义。”最后,她唱道:“你离开我,就是旅行的意义。”

这里的“我”未必是一个人,可能是“晨昏定省”的城市,日夜恒温的地铁,天天见到的室友……

端午节假期在没有调休中到来了。选择大城市或小县城,都不是问题,讨自己开心第一。

“不懂得编辑旅程,只懂得孤单意境。”把记忆留在写满歪歪扭扭字迹的明信片上,留在异地的咖啡馆里,这大概就是当下旅行的意义。

祝假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