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基础、关键和路径

伍蓓 陈劲 陈钰芬 王黎萤

2025-01-0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这一重要论述为我国科技和产业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指引。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总和,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转化载体和应用场景。然而,二者融合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堵点卡点。一是外部发展环境方面,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面临巨大的新挑战和新问题。二是创新主体协同方面,科技领军企业、国企民企之间以及大中小企业“各自为战”,关键创新主体的带动作用不强,缺乏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三是体制机制壁垒方面,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重要途径,但连接二者的技术转移体系还不够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因此,深刻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基础、关键和途径,对于畅通科技链和产业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建设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融合发展的基础

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

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一是重视原创性引领性基础研究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围绕量子科技、信息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基础前沿领域进行攻关,以需求拉动力、利益推动力、环境支撑力、科技供给力共同促进创新水平的提升,保证高质量科技供给。二是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的组织模式。以国家重大使命和战略任务为牵引,依照体系化、协同式、有组织的方式推进科研工作。新型举国体制通过科技风险研判和预测、有效的科技战略分析,集中有限的资源投向关键核心科技领域和核心团队,在关键核心领域形成更多的原始创新、颠覆性技术。三是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营造科技创新良好发展环境,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完善科技激励机制,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

融合发展的关键

强化科技领军企业主导地位

科技领军企业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关键主体。一是实现科技领军企业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领军企业为主导,强化“使命驱动、要素聚集、战略引领”,从顶层设计、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要素配置、评价体系等方面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大合力。二是支持科技领军企业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一体化部署项目、平台和任务,引导科技领军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三是构建以科技领军企业为主导的创新联合体。打造由科技领军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多元主体高效协同的高能级创新联合体。着重提高科技领军企业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培育一大批敢担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的科技领军企业“预备队”,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形成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共生共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高效协同发展的新生态和新模式。

融合发展的路径

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桥梁,也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一是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优化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基础架构,推动形成紧密互动的技术转移网络;拓宽技术转移通道,放大技术转移体系的辐射和扩散功能;完善政策环境和支撑保障,保障体系高效运行。二是场景驱动牵引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强化创新引领,以政策链为引导,鼓励科技领军企业深度参与重大创新场景建设,激励大中小企业踊跃揭榜场景项目,加速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三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于产业。夯实技术底座,广泛推动人工智能、元宇宙、数字技术等在传统产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的一体化应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突破核心技术,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提前谋划和统筹,推动科技与产业互相支撑、迭代升级。

科技创新是助推产业创新的驱动力,产业创新是实现科技创新价值的落脚点,两者融合发展大力推动生产力质态跃迁,对建设和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面向未来,我们要准确把握科技前沿动向和未来产业发展态势,深刻把握二者融合的基础、关键和途径,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和科技强国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启示。

(伍蓓、陈钰芬,浙江工商大学教授;陈劲,清华大学教授;王黎萤,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本文系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重大项目“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汇重大问题研究”和省社科规划“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研究阐释”专项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