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四章

2024-12-20

在崇山峻岭间,一行大字标语跳入眼帘:家国情怀,中国人的信仰。

戴维

1

今年第一缕桂香,我是在汶川的大山中闻到的。

9月末,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组织去汶川采风。抵达成都后,再坐大巴,走都汶高速。经验老到的司机开车,车程大约2小时。

一边是绵延的大山,一边是奔流的岷江,天色愈暗,远处山色也慢慢变淡。从大山中穿堂而过的长隧道,一个接着一个。都汶高速是2012年才通车的。可想而知,2008年特大地震发生时,外界对汶川的救援何其艰难。

16年过去了,如今的汶川是什么模样?“天府无忧谷,康养新汶川。”汶川县委书记的致辞,介绍了一个我们不知道的新汶川。

青山为伴,绿水相依,汶川依靠发展康养旅游,成了“成都人的后花园”,连续三年被评为“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连续两年上榜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

我们下榻的农庄,便是康养休闲和生态农庄为一体的示范园区。

早起散步,放眼望去,是高远的晴空,是苍郁的群山。但我分明闻到了一股熟悉的暗香,道旁是一株已经盛开的金桂。这缕意外闯入的花香,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我盘算着,来之前杭州的桂花还未开放,大概是四川盆地特殊的气候,催生了浓郁的桂香。白居易的“山寺桃花始盛开”,在这里却是“山间桂花竞先开”。

但我心中有一个疑问。这里叫大禹村,和大禹有何关联?难道几千年前的那场洪水,也曾到过这里?

让我意外的是,大禹的故乡就在这里。孤陋寡闻的我一查史料,才知并非乡间虚言。《吴越春秋》记载,大禹“家于西羌,地曰石纽。石纽,在蜀西川也”。太史公在《史记》中也言之凿凿,“禹兴于西羌”。

我们来到绵虒(sī)镇。“虒”,传说中五大瑞兽之一,是头上长角的老虎。

当地干部指着远处一座高山说,大禹就出生在那座山上。“山叫石纽山,地叫刳儿坪。我老家也在那里。”相传大禹出生时,山崩地裂,岩石扭曲变形,“石纽”的地名就是这么来的。

2010年,当地立碑完整记载了大禹的生平,其中有“大禹兴于西羌,生于石纽。当斯之时,四渎未通,洪水为害”。

大禹的功绩不消多说。古人云,“微禹,吾其鱼乎!”没有大禹治水,人都将成鱼。秋日艳阳下,铜铸的大禹像巍然而立,像在跋山涉水中间驻足休息。

我忽发念想,西湖边钱王祠外的吴越王钱镠像,也有这般大丈夫的气魄。大禹治水,钱王射潮,他们都是保境安民的治水英雄,才被后世永久铭记。

2

晚上8时,大禹农庄里的篝火点起来了,羌舞跳起来了,烈酒咂起来了。初秋的夜晚一团火红。

汶川隶属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羌族,被称作“云朵上的民族”。2000年前就有一群羌人为躲避战争,迁来此处,世代繁衍。

羌族没有文字,知识传承通过释比唱经的方式口口相传。“‌释比”是羌族民间巫师的一种称呼,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是羌族的文化传承者,地位崇高。现在能够真正完整掌握经文史诗的释比,已寥寥无几。

那晚,开坛唱经祈福的释比叫高玉军,五十岁。这么长的经文绵绵不断地唱出来,需要极强的记忆力。

我凑在汶川文化馆的馆员杨国琦边上,一边看表演,一边听杨老师介绍相关的羌族习俗。

高释比正在表演的是羊皮鼓舞蹈,那是羌族非常神圣的仪式。而高释比敲打羊皮鼓时脚下迈的步伐,就是出自大禹的禹步。

接下来登场的是另一项羌族绝技:口弦。两位嬢嬢是非遗传承人,一位74岁,一位72岁,她们十几岁时就在学习口弦的吹奏技法和制作技术。

口弦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乐器,被称作人类的初音,传说是女娲所作。成语中的巧舌如簧,“簧”就是指这种乐器。

宁静的夜晚,我们得以一饱耳福。

“口弦是靠口腔里的回音振动丝线,在两块木板上发声。这两位嬢嬢吹的没有一点杂音,很有功底。省里很重视,让嬢嬢们一定要把下一辈都教会。”

杨国琦是文化馆的老职工。“我的父母年轻时来阿坝州支边,然后在这里结婚。我在汶川长大的,从小身边的同学都是羌族同胞。”

那些盛装打扮的女人,是威州镇月里村的嬢嬢,她们能歌善舞,正在唱的是一首上山捡柴时的劳动歌曲。

那个精壮汉子嘴里吹的是羌笛,对,就是“羌笛何须怨杨柳”的羌笛,这个古代的流行乐器,大多数人还是第一次亲眼见到,亲耳听闻。

就在我回到杭州后的数月,传来喜讯: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中国的“羌年”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羌族的“羌年”得到世界认可,同时在传承上“转危为安”,这些都证明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巨大成就。

3

2008年,汶川县映秀镇是“5·12”特大地震的震中,损失特别惨重,全镇人口12000人,遇难人数过半。

那年周霞22岁,今年她38岁。周霞是映秀镇漩口中学地震遗址的讲解员,在这里工作已经12年。

在地震中严重损毁的漩口中学,废墟被原样保留下来。跨进这道校门,是需要勇气的。

为了铭记,灾后用汉白玉雕刻的时钟圆盘,永远停留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下午2时28分。

每一位参观者都被自然的蛮力和生命的脆弱震撼。讲解员周霞的眼眶有些泛红,继续讲述漩口中学在地震发生时的瞬间情景。

35岁的方杰老师用力抵住不停摇晃的门框,让同学们赶紧逃生。全班除了一名学生,最后41个孩子得救,而方老师倒在了教室里,再也没有出来。

一年后,在方老师牺牲的地方,长出了一棵小树。

人们说,那是永远不会凋零的生命之树。

正是有这些伟大的老师,漩口中学是2008年特大地震中受灾最轻的学校之一。

走出纪念馆,一直走到热闹的大街上,我们才和周霞有了一番轻松的交谈。她告诉我们属于她的故事。

“那年,非常幸运,我当时站在家门口,家里的房子全部倒塌了。我妈在房子里,但她没有重伤。我们这个小家是完整的,对映秀镇来说,这已经非常幸运。”

非常幸运,这四个字是感恩,也是难以释怀。我们明白了,为什么12年来她一直在做地震遗址讲解员的工作。

如今的映秀镇山清水秀,人们安居乐业。傍晚的岷江边,江风习习,一排餐馆和民宿亮起了暖黄色的灯光。

4

“5·12”地震后,汶川县最大的居民安置点,是阳光家园。

2008年6月5日,中央决定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建立灾后重建的对口支援机制。全国18个对口援建省市,浙江省支援青川县,广东省支援汶川县。

整个阳光家园现有居民2000多户,5000余人。其中藏族、羌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占一半以上。

社区党支部书记朱泽云是羌族同胞。他解释,为什么这里叫阳光家园:“阿坝州地处川西北高原,这里阳光明媚;地震之后,全国各族人民的关爱和支援,这是关爱的阳光;汶川县人民灾后重建,我们相信,生活会充满阳光。”

阳光家园一期是在威州镇原阿坝师专旧址上建的,2010年4月落成。一幢幢羌族和藏族风格交融的六层居民楼,可抗八级地震。小区里,我们看到老人带着孩子在草坪上玩耍,快递员挨户分送着包裹,道边停着各式小汽车。

普通人的光辉时刻,记录并保存在了“5·12”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震中纪念馆。

一张随手撕下的小纸条上写着:

抗震指挥部:我们是武警38师一部,出差被困。请通知我部队首长,我们一行117团杨政委和下属安全,正组织群众自救。

军礼!

5.15三江乡的救灾情况报告,写在一页学生作业本上。

一件志愿者穿过的T恤上,写着:中国,加油!四川,加油!

一张褶皱的奖状,一个尘封的书包,一张张拍摄于震后救灾的照片,还有全国几十家报纸关于“5·12”特大地震的头版报道……

当车子驶出纪念馆,在崇山峻岭间,突然一行大字标语跳入眼帘:“家国情怀,中国人的信仰”。

我抓起手机,拍下这个珍贵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