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写字

2024-10-18

日常工作总是离不开word文档,而被人们称为“宋体”的宋体,最早是谁的字?

于佳

1.

雨天,中午时分,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4层C馆展厅,络绎不绝的人们为《金石书画》而来。

在此次展览中亮相的北宋拓唐《九成宫醴泉铭册》(胜芳王氏本),系用湿墨迅扫拓成(一种传拓方式,采用清水上纸,扫纸入凹的技艺),被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终身从事金石鉴定研究的马子云称之为“水墨拓本”。该本在收藏界一路辗转,最后于1959年被故宫博物院购藏。作为国家一级文物,该本是其近百年来首度与世人见面。

《九成宫醴泉铭》,由大唐名相魏征撰文、大书法家欧阳询书就。《宣和书谱》(宋)誉其为“翰墨之冠”。

九成宫,位于陕西省麟游县,曾是隋唐时期的消夏胜地。《九成宫醴泉铭》全文1200余字,主要叙述了在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写有“持满戒盈”的谏诤之言。

今年中秋节,我在故宫博物院“传心拓片”小程序上,体验过一次电子屏上的传拓技艺。

我选的“气淑年和”四个字,字型出自《九成宫醴泉铭》。

先上纸,将白芨水均匀地刷到宣纸上,这时,屏幕左下角出现了一个湿度计,提醒观察纸面的湿度变化,在合适的时机再用棕刷刷平排实,使纸紧覆于所要传拓的石刻。

传拓至此,就完全能理解清代书法家王澍在欣赏北宋拓唐《九成宫醴泉铭册》(胜芳王氏本)的感叹题跋。他称此本:“毡蜡未精,不免如轻云之笼日,然静息审视,正觉神完意足,其味愈永,故知古人精神,正不以显晦殊也。”

在展陈现场,偶遇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吴晓明老师带着学生一起来看展,细到赏析展陈作品中落款的气势。学生悄声议论:“即使有清晰的影印本,也终究不如到现场一睹风采。”

对于很多习字者而言,楷书阶段临《九成宫》,是一个坐标般意义的存在。每每下笔,总会对其笔法的高古极致心怀敬畏。此时,隔着一层玻璃窗,再来看千年前的《九成宫》,实在是人生之幸事。想到出身武将之家的欧阳询,写《九成宫》时已年过七旬,在一笔一画中,收敛的森严与抒发的率性辉映交织,于他,是与岁月共舞的收获,于今日,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而心生澎湃。

2.

时常温故,而后知新。

宋代以后,源远流长的金石文化为后世留下了数以千计的碑帖善本。当碑帖拓本得以进入到公众视野,其中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对历史文化的致敬。生活在杭州,有很多机会去感受金石文化,且不说灵隐、吴山的摩崖石刻,西泠印社的群英谱,还有很多碑帖拓本也值得一读再读。

石榴落果之时,去杭州碑林,看《南宋太学石经》。

石经,即刻在石头上的儒家经典或佛道经典。《南宋太学石经》是我国唯一现存的皇帝御书石经,由宋高宗赵构及皇后吴氏手书。

800多年来,石经几遭毁灭。直至明正德十二年(1517),这些石经遇见了浙江监察御史宋廷佐。

宋廷佐读过周密写的《武林旧事》,他感叹道:“读此书者,不能不为之兴叹。”也许,正是因为书中记载了南宋百余年间的制度文物和节序风情,让宋廷佐为之感染,他将石经残石迁入府学,此后辗转流传至今。

《南宋太学石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和《礼记》中的“中庸”“大学”等五篇以及《论语》《孟子》《史记》列传等,总计数十万字。在当时,这些石经相当于官方标配教科书,对于宋明理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石经大多书于绍兴五年(1135)至绍兴十三年(1143),字径多为一厘米和两厘米大小的小楷,对今日今时而言,行至其中,确实感受到了“环璧琳琅”的瑰丽。

宋高宗在位36年,作为帝王,他拥有得天独厚的学习优势,在研习书体上从不懈怠,他早期学习宋徽宗的瘦金书,也去探索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艺术,学习智永的《千字文》,也欣赏黄庭坚笔势的昂藏郁拔,但写得一手好字终究还是源于那一笔不停。《翰墨志》对此有过详尽的叙述:“初若食蜜,喉间稍甘则已;末则如食橄榄,真味久御在也,故尤不忘于手。”

徜徉于杭州碑林,仿佛历史并未走远。这就是文化的魅力,是扎扎实实一笔一画的魅力。

3.

宋体,5号。

日常工作总是离不开word文档,当敲下一行字,又好像是约定俗成一般,输入就好。

被人们称为“宋体”的宋体,最早是谁的字?

颜真卿的颜体,柳宗元的柳体,都曾入选宋版印刷字库。到了南宋,在逐渐完成与书法字体脱离的过渡时期,《女郎鱼玄机诗》为后世称为“过渡仿宋体”的代表。

从仿宋、宋、楷体到蚕燕隶书、青龙体、江西拙楷……在汉字存在的地方,就能感受到文字艺术的精妙。

在各地博物馆的文创商店,在大大小小的城市市集,当见字如面的这些“字”迹融入生活,不仅是美的渗透,也更为可亲可爱。从规矩到潇洒,其中自然包含着时代赋予的文化审美,更让人欣慰的是,这种传承表达如潮水不停,“弄潮儿”在运用与变化中,生生不息。

在杭州城南的一家糟味店里,每次光顾,都能看到老板用毛笔写的“价目帖”:年糕6元,黄酒10元;有一次路过浙大附中公交站,也看见水泥壁上贴着红色春联纸,上写“谁遗失学生证”,字里竟有黄庭坚的气韵;2010年,上海某地火灾,社区贴出的募捐倡议,用毛笔字郑重写就,白纸黑字,更多感受到一种人间真情,千钧万力。

4.

你有多久没有听到写字沙沙的笔画声?

从在田字格里学写笔画,到认得几个字,再到学会用字组词造句写文章……写字的人,各有各的专注。

东汉书法家蔡邕在写字前,要“默坐静思……沉密神采,如对至尊”;曾国藩在家无事,每日临帖一百字,“心以收敛而细,气以收敛而静”;杨绛说,“我抄《槐聚诗存》,笔笔呆滞,但求横平竖直而已。”

努力去写好一个字,从观察结构到精细点画,看似独善其身的过程,实则是找到了一个博古通今的支点,真诚感受古人的趣味与智慧;每写下一个字,好像就多明白了一点和世界相处的方式,谦谨而后自如,临摹而后创造。

我最喜欢写“捺”,这笔“捺”是很多字的最后一笔,收尾时松弛而又踏实;最不会写“点”,点重了,呆板,点轻了,又觉得草率;写“横”只要心里平静,能一气呵成,偶然也会写成湖面波纹。双钩《灵飞经》,钩“不”的一横,像是描眉画眼,“家”的宝字盖像是三潭印月;“炎”字像是夜里燃尽落在桌上的蜡油——每一个笔画都有不同的弯折,像是窗外笔直落下的雨丝。

字迹是一个人的心电图,而在不同的时间再去重读一个人的字迹也会有不一样的心情。

第一次去看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看到一团涂抹过的笔墨,叹息心忧;再读《祭侄文稿》,也会想到他曾写下“阶庭兰玉”;近距离欣赏《董美人墓志册》,初次读来,只是简单欣赏这楷书里的“盛颜仙姿”,尔后再读悼文中写到的“昔新悲故,今故悲新。余心留想,有念无人”,不免为这情谊感动。

一个字的重量很轻,那些落在心里的只言片语,却能拨开天空的乌云。

字写千遍,不仅仅是书卷留痕,要用这一笔字去努力夯实我们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帖临万行,不仅仅是为了书写我们的时代,要用这一笔字去守护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明天,也要好好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