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货新志  | 岑嵘(杭州人,作家)

一块糕点的传奇

2024-05-31

杭州有一种知名的糕点叫“定胜糕”,它在江浙地区很流行,做法是把大米、糯米、红曲米磨成粉,先把粉蒸熟,再放到磨具里,放进豆沙、糖桂花等馅蒸压成型。

在电视剧《繁花》中,爷叔最爱的糕点就是定胜糕。定胜糕一般做成两头大中间小的形状,它色泽淡红、松软香糯,带甜甜的豆沙味,同时糕上还常印有“定胜”二字。定胜糕又名定升糕、鼎盛糕,都取其好口彩。直至今天,每逢满月、生日、升学、乔迁等喜庆时节,人们依旧会赠送定胜糕以示祝贺,尤其是到了学子们中高考的时候,家长们更是会排长队购买以讨个好彩头。

关于“定胜糕”的起源据说是这样的:宋建炎四年,金军攻占杭州后北返,金军到达镇江与早已设伏的韩世忠所率宋军爆发著名的“黄天荡之战”。韩世忠根据敌营形如定榫,头大腰细的弱点大破敌军。之后老百姓便做出了定榫形状的糕点来纪念这场大捷,“定榫糕”后来慢慢被叫成了“定胜糕”。

故事到了这里似乎就结束了,可是如果你去问上了年纪的老杭州人,他们会告诉你关于定胜糕不同的来历。比如有一个版本是说:岳家军大破金兵,杭州老百姓夹道欢迎,送上自制的点心,这种专为庆祝岳家军凯旋的糕点被称为定胜糕。另一个版本的主角则从岳家军变成了杨家将,定胜糕成为百姓为杨家将出征准备的食物,希望杨家将大获全胜。

那么定胜糕究竟是纪念宋代的哪一位将领而出现的?

国内的学者在广泛研究后,并没有在任何宋代文献中找到关于定胜糕的记录。他们认为定胜糕是明代出现的仿照银锭而制作的糕点。明代两头大中间小的五十两银锭,与现代江浙一带流行的定胜糕的经典造型十分相似。同时明代有一种用作装饰品的银锭就叫“锭胜”。“定胜”这个词可能来源“锭胜”。在明代,定胜糕也常被用作祭品,因此定胜糕最早出现应该是出于对财富的向往。

那么定胜糕为什么最后会成为宋代将领凯旋的故事呢?

我们先说另一个故事。经济学上有一个“擦鞋童理论”,它的来源是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的前夕,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父亲老肯尼迪去擦鞋。擦鞋童一边干活一边向老肯尼迪推荐股票,老肯尼迪听后果断清仓抛完了所有股票。

美国一位经济学家为了查证这个故事,特地去检索了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的数据库,但他并没有找到这个故事,显然它是后人编撰出来的。和定胜糕的故事一样,他还发现在这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有多个版本,诸多版本不同之处就是擦鞋童对面坐着擦鞋的人不同,除了老肯尼迪,还有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华尔街的传奇投资家伯纳德·巴鲁克。

这位经济学家用“叙事经济学”来描述“擦鞋童故事”这种现象,他指出,这类流传甚广的故事一般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以故事为载体的观点被人口口相传;另一个是人们努力生成新的可传播故事或是让故事更具传播力。同时,这类故事通常会借助某个名人效应,它能够激起情感共鸣,而且可以很轻松地在日常谈话中得到传播。

事实上,传播擦鞋小童这个故事的终极目的,就是1929年美国大股灾留给人们的宝贵遗产:一方面是股灾的恐慌记忆;另一方面告诉人们,股市不过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当最后一棒交给擦鞋匠的时候,就是我们该离场的时候了。

定胜糕不同版本的故事出现,真实的原因则是后代的人们对宋朝的记忆。宋朝虽处战乱,但它同时却创造出无与伦比的文化影响着后世。在那个崇文抑武的朝代,胜利显得弥足珍贵。而胜利本身,自然会演变成各种传奇故事,被世代口口相传,定胜糕就成了这些故事的载体。

就这样,历史和传奇在这块小小的糕点上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