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煌言

西子湖头有我师

2023-12-29

张煌言字玄著,号苍水,他文武兼备,在战斗生涯中留下了大量文学作品。

“我年适五九,复逢九月七;大厦已不支,成仁万事毕。”张煌言口占一绝,这一年他四十五岁,看着有些憔悴,宛如老农。仰望着牢房高墙上那狭小的窗户,笨重的枷锁似乎没能锁住他心中的执念,但吟出这首诗后数日,张煌言再不出一声,像一个影子飘忽在幽暗之中。

康熙三年(1664年)九月七日,天尚未亮,杭州的监狱突然一片闹腾,脚步声越来越近,张煌言知道大限将至,心头一片安谧,这也是求仁得仁。

行刑的地点在弼教坊,就是在现在的平海路东端与中山中路交接处南侧一带。清廷选择在此处行刑,而不是在郊外的松木场一带,主要是想起震慑的作用,毕竟零星的反抗还在继续。但选择此地,倒是合了张煌言的心意。张煌言在花岙岛时,写过一首《忆西湖》,如今来看,仿佛是一诗成谶:“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此时天光渐亮,张煌言有如回家或赴宴时的从容,枷锁和脚链浑如无物。早晨的空气湿润,能够听到鸟雀的啁啾,而空气里飘荡着桂花的香味,仿佛是一种久远的记忆。

眺看山水,张煌言一声叹息:“大好江山,可惜沦于腥膻!”

当时的浙江总督是赵廷臣,从内心来说对张煌言不无同情,在张煌言死后,任由宁波鄞县人万斯大等人与和尚超直收敛其尸体,并由张煌言外甥朱湘玉到总督衙门买回首级殡殓。张煌言葬于南屏山北麓荔枝峰下,后人把他和岳飞、于谦并称之为“西湖三杰”。

张煌言的气节连敌人都佩服,到了乾隆四十一年(1776),此时江山稳固,乾隆命录前朝“殉节诸臣”,并加以褒谥和祭祀。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清廷对张煌言加谥为“忠烈”,且将其牌位入“祀忠义祠”,得享定期供祭。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