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雅绿意最消暑

2023-08-04

宋 《荷塘消暑图》

宋 《柳荫高士图》

宋 《草堂消夏图》

郑绩

唐人偏爱春,宋人独喜夏。无论是在画作中还是诗词里,宋人常在消伏度暑。庭院深深,荷香漫漫,竹影树荫,幽窗清簟,玲珑石下胡床斜倚,熟梅榴花伴枇杷,宋人的凉夏总在柳亭藕塘边。

午睡静思

消夏妙方甚多,长长的午后,闲闲一眠亦成风雅。苏轼写“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蔡确有“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李重元说“风蒲猎猎小池塘。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拈午梦长。”看来夏季确是午睡的好时节,当可入诗入画。

宋人诗词里的午睡,可没有空调加持,能在讲究玉骨冰肌的宋人那里占一个清雅的名头,若无几处好庭院,少了柳庭纸屏小池塘,又哪里来“睡起莞然成独笑”,宋人于夏生出这美丽的闲愁,午后的静思。

卷帘清凉

要想消夏,总不离“风凉”两字。“小轩窗,好梳妆”,直棂窗之外,还有帘子,卷起来即能与庭院联通。“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打起帘子,便可望见庭中海棠。夏季的午后闷热悠长,非得向庭院中的小池塘借些细细荷风不可。夏帘常用竹制,贪它通风透气,“帘幕疏疏风透”。除了风动,还可隐约见到庭院中的景致,“石榴开遍透帘明”,晚晴后可见“江色映疏帘”,到了晚上,还可“落落疏帘邀月影”。疏竹帘以外,窗纱也要换作清凉的绿色,好让“芭蕉分绿与窗纱”,庭中清凉直透榻上。

说来说去,还是得向庭院借凉。“朱门好景多,五月亦清凉。”要建成一个能避暑的庭院,非朱门不可,盖因其往往占地宏广,布局疏阔,建筑多样,花木成荫,修筑成本着实不低,花费心思更非常人所能。何况要想建成一处具备天然空调功能的场所,绝非一日之功,树小墙新那是万万达不到效果的,光是金碧辉煌也无法产生丝丝凉意,需世家的品位,懂得如何造园,再加时间的积淀,方能成就入画入诗的风雅夏凉。

取凉于绿

园中得有成林的大树遮满荫凉,再来一片竹海布下绿意。能蔽日生凉的,自然是树,好的庭院内遍植大树、竹子、垂柳、荷花……“树深无日到”“竹林为汝致幽清”,松木之畔,气温会低上好几摄氏度,再加上垂柳随风拂动,荷香细细清淡,可不是“高树秋声早,长廊暑气微”。树荫下即使不建亭轩,铺一块毯垫,也可以席地乘凉。

既有竹木,便少不了假山、高亭、草堂、水阁等等。高大假山依在树旁,堆叠出皱瘦孔洞,处处通风,内部还有小径山洞,里面永不见天日,最是凉快不过。不少假山都可供攀援,虽然只是短短数步,可也有曲径通幽之感,立于假山顶上,可凭栏观景,可当风而立,又不至于太累导致出汗。

高亭建于假山或是小丘之顶,四面通风,极为轩朗。草堂最有意思,以茅草覆顶隔热,以竹帘作墙隔断,卷起帘子便是敞轩。宋人就是偏爱这些表面朴素实则讲究的风格,名曰草堂,实则和真正简陋的茅草屋完全不是一回事。草堂选址讲究最多,总要设在开阔通风的地方,或傍水,或面山,或依林。山水之间,草顶毫不违和,“怕碍清风入,丁宁莫下帘”,卷起帘子,草堂与人、与清风成一体,人静,心静,景静,无风也有清凉,更何况水边林下山脚,暑热自然退散。

游湖泛舟

若有一处水域,需遍植荷花,水边植些婉媚的柳枝,取其拂摆之意。大些的园子里甚至能有个小湖,足可泛舟其上。湖池边常建水阁,“水风凉澹惬幽情”,既可欣赏荷塘美景,也可纳凉乘风,再衬着远山青翠,近林洒阴,正是“荫翳树林无六月,风涼殿阁是诸天”“亭亭绿荷叶,密密罩清波”,惬意得很。并不是所有的园地都有水源,宋人会在建园之初,就测算方位,引活水入园,借流水的凉气降低周边温度。

盛夏的清晨或傍晚,坐在有遮阳篷的小船中游湖避暑,也是一乐。“低拂柳阴偏障暑,荷叶如钱生水面。”一派青山景色幽,小船滑过岸际,柳阴柔柔拂过,荷叶亭亭如盖,眼前的“接天莲叶无穷碧”,制造出一派水润荫凉,远处青山隐隐,周匝全是绿意。

飞瀑清芬

静水尚嫌不足,宋人还常在园内造出瀑布,“仰看乔木阴,俯听横飞泉。景物自清绝,优游可忘年。”人工瀑布常设在水阁之侧,配合假山、大树等布景,徜徉在通透的阁中,俯身是荷塘,转头迎飞瀑,仰首覆绿叶,伸眉接小山,八方来风,哪里还有暑气。“独坐观群动,闲消夏日长。”全靠浓荫水景,夏日在户外才能闲消一整日。

除此之外,园中还种植了不少气味清芬的花木,花香弥漫,可以驱散夏季容易发生的不雅气味,令人心情舒畅,少了烦躁,心静自然凉。

官家风尚

南宋临安宫宛有翠寒堂,实乃宋人居园避暑之集大成者。《武林旧事》里详细记下了翠寒堂的布置,“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层峦奇岫,静窈萦深,寒瀑飞空,下注大池可十亩。池中菡萏万柄……又置茉莉、素馨、建兰、麝香藤、朱槿、玉桂、红蕉、阇婆、薝卜等南花数百盆于广庭,鼓以风轮,清芬满殿。御笐两旁,各设金盆数十架,积雪如山。纱橱后先皆悬挂伽南木、真腊龙涎等香珠百斛。蔗浆金碗、珍果玉壶,初不知人间有尘暑也。”

翠寒堂所用木料也极为特别,通体所用皆是“倭松”,也就是白桧木,“如象齿”,和象牙一般洁白莹润,产生“香松冰雪照映”的效果,藏风映月,遍体生凉。宋人是最懂风雅的,翠寒堂遂“不施丹雘”,保留了这种木料的特质,正合夏季之所。

官家园林,往往引领风气,士大夫们也喜爱造园,其风格亦大率如此。地方宽敞,多植松竹,水边立阁,少用甚至不用雕漆涂饰,这使得整个园林看上去很是俭素,充满着宋人淡雅清逸、简幽去尘、娴静自如的审美情趣,“树下地长阴,水边风最凉”。

当山林近在咫尺,再加宽袍轻衣、石枕竹床、凉膏冰瓜,宋人的夏季,将大自然中最凉快的一处搬进了自家庭院,可不是“别馆清闲,避炎蒸、岂须河朔”。

炎热的三伏天,一切做减法最好。宋人以冲淡风致,用韵与意养出了最适合度夏的庭院。难怪宋人偏爱夏季,诗词中的夏天无论午后还是晚间,都是那么悠游自得,毫无半分暑气火气。宋代夏季的人间,即便烟火也是袅袅如仙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