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约656—约713)此人在历史上争议颇多,但他的才华却是不争的事实,他对律诗体制的定型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沈佺期齐名,当时并称“沈宋”。景龙三年(709),他曾下迁越州长史,路过杭州时,到过灵隐寺,留下了一首诗和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传说。
宋之问写的诗为《题杭州天竺寺》,按照唐代孟棨《本事诗·征异第五》中的记载,这首诗还和骆宾王有关。
到杭州后,宋之问曾去当时已经闻名遐迩的灵隐寺游玩,那一天皓月当空,夜色恍如白昼,宋之问在寺院的长廊间徐徐而行,忽有所感,脱口吟出了两句诗:“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
宋之问自己很得意,但斟酌了很久,仿佛这两句诗耗尽了他的才华,下联却是无论如何都续不下去。
此时路过一间僧房,门开着,一老僧盘腿坐在大禅床上,长明灯的光晕把他照得恍恍惚惚的,有种不真实的感觉。老僧见宋之问长叹短嘘,问道:“年轻人在这样的良夜不好好睡觉,却是为了何事叹息?”
宋之问回答:“弟子喜欢写诗,到这里游玩感受良深,想题诗一首,却苦吟不得,找不到后续的诗句。”
老僧说:“上联吟来听听?”
宋之问于是喃喃吟出。老僧轻轻吟哦多遍,忽道:“何不对‘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
这两句的开阔、迤逦让宋之问瞠目结舌,一时间心潮澎湃。
第二天起床后,宋之问想到昨晚的奇遇,想找老僧再行请教,僧房里却是人去楼空。
询问寺中诸僧,有知情者说,这是骆宾王啊,怕泄露了行踪,所以连夜远遁了。(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