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博会现场展示的旱优73品种节水抗旱稻。 图片由市商旅运河集团提供
本报讯(通讯员 鲍圣慧 记者 熊艳)“这个旱优73品种我知道,我们村今年种了!今年的干旱天气让它就像明星一样大放异彩。”昨日上午,为期4天的2022浙江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农博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届农博会以“农业强国浙江先行、乡村振兴惠民共富”为主题,汇聚了全省1600多家主体、1.3万种农产品,新组建的杭州市农业发展集团(以下简称“市农发集团”)也在会上精彩亮相。来自建德市大洋镇杨桥村的一名村民仔仔细细地把展馆内陈列的优质种子都看了一遍,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节水抗旱稻是能像种小麦一样种植的水稻。”市农发集团相关负责人为来宾们详细地讲解着,它同时具有水稻高产优质特性和旱稻节水抗旱特性,比传统水稻节水50%以上、节肥30%以上、减少面源污染70%以上、降低碳排放90%以上……它是缺水土地稳产增产的有效途径。杭州在全省率先推进节水抗旱稻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发展和生产应用,破解新造田、山垅田种粮难题,为端稳中国人的饭碗创建“山地变粮仓”浙江样板。数据显示,2022年市农发集团在全省推广应用节水抗旱稻11.87万亩,比2021年翻一番;在2022年持续高温干旱的气候下,杭州、台州等地示范成效显著、产量屡创新高……实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在“杭州农业发展·共享美好生活”专题推介会上,市农发集团董事长沈杨根介绍了创新成果——累计选育审定新品种22个,其中中国审3个,“目前,市农发集团正牵头推进省市创新平台建设工作,并已填补杭州品种审定的5项空白(国家审定水稻品种、国家审定玉米品种、甜玉米品种审定、水稻不育系品种审定、籼粳杂交稻品种审定),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成果。”
推介会上,现代农业产业园数字化管理系统正式上线。它是杭州市首批农业数字园区建设项目,围绕“智能化育种平台、物联网监控系统、云平台实时指挥系统”等建设任务,打造了数字农业园区“智慧农业大脑、生产管理模型和园区资源调度中心”三大应用场景,构建了一个标准化的涉农服务生态圈,可看、可复制、可推广。“城市微农”项目也同时发布,该项目立足科普、研学,根据不同环境及特色,打造田园城市社区、建设学校微农场、构建城市微农体系,进行“一区一品”的特色场景打造,不断满足社区居民和中小学生的农耕情怀。
值得一提的是,市农发集团在1C馆设立了216平方米展厅,系本届农博会参展农业企业中面积最大的,全面展示了集团种业创新、规模种植、应急保供、科技强农、土地整治等重点内容,还带来了五常大米、淳安山茶油、阿克苏苹果等优质特色农副产品。同时,市商旅运河集团“商旅直通车”来到省农博会现场,采芝斋、宏逸经发、杭州粮油、商业储运等成员单位带来了糕点、酱货、水果、小吃、土特产等农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