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0

(上接1版) 记者在上城走访中发现,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或是位于外卖、快递网点附近,或是紧挨住宅小区和产业园区,密集分布在户外劳动者工作生活最集中的区域,形成了触手可及的“15分钟服务圈”。

浙江元宇宙产业基地位于笕桥街道笕新社区,自从去年街道总工会为户外劳动者搭建起“元宇宙·笕新驿”,从事保安工作的岳师傅就成了这里的“粉丝”,“走几步路就能到,非常方便。”

“贴近户外劳动者的工作区域进行科学布点,可以从物理空间上增强天然黏性,提升站点服务效能。”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方便户外劳动者找到身边的“家”,95个爱心驿家已全部上线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导航平台,有效解决了户外劳动者“找不到、进不了”的问题。

维持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的良性运行需要有力的制度保障和长期的人力物力投入。《全省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要求,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需要满足有统一的标识名称、有合适的场地标准、有健全的服务设施等“八有”建设标准。围绕这份建设“指南”,上城将这项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加大经费投入,对复评合格或新建的站点予以2万元至5万元的经费补助支持。

日前,省总工会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运维的八项举措》,在强化驿站运维方面,要求各县(市、区)总工会对辖区驿站建设运维集中开展绩效评估。“这些举措的出台,让我们更有信心把站点进一步建设好。”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双向奔赴传递温暖

随着站点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被连接起来,为城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在望江街道的日信国际广场,一个小屋前挂着一块十分醒目的“招牌”——“清林爱心公益小哥驿站”,驿站门口最显眼的地方放了一台卧式冰柜,小屋里还配有桌椅、空调、微波炉、充电线等。

前不久,在区总工会支持下,见义勇为外卖小哥彭清林成为这个驿站的负责人。“以前我是驿站的受益者,现在我是驿站的服务者,等站点运行成熟了,我准备引入急救培训、安全教育等服务内容,为大家做些有意义的事。”彭清林说。

和彭清林一样完成角色转换的人还有很多:网约车司机志愿服务队、湖滨新就业形态联合工会志愿服务队、“凯旋红骑士”志愿者服务队……在上城各级工会的组织引导下,一支支户外劳动者志愿服务队成了城市里新的风景线。

“在为户外劳动者提供‘解渴’的服务后,如何凝聚他们,激发城市治理的新动能,变服务为‘反哺’,是我们正在探索的新课题。”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上城计划在站点推行户外劳动者城市社区观察员机制,聘请“小哥”担任安全监督员、文明宣传员等,不断拓展户外劳动者参与城市治理的“共治圈”。

(据9月3日《浙江日报》 记者 李攀 张梦月 通讯员 李凌婧 戴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