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记者 叶歆 通讯员 刘琪
“Q热”,别看这种传染病名字很萌,但威力却不容小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经常在屠宰场、食品加工厂、皮革厂、农牧场等场所发生。
最近,70多岁的王奶奶(化名)不幸也确诊感染了Q热,病原竟来源于自己家中。
高烧迟迟不退
“罪魁祸首”是家里的动物
前段时间,王奶奶突发高烧,体温达到了40℃,吃了药也不管用,这才来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
但王奶奶做了查血化验,胸部、腹部CT均未发现身体有明显异常,唯独C反应蛋白有着明显升高。这就意味着,王奶奶可能出现了细菌感染。
然而,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张维为她进行了多种抗感染治疗后,王奶奶的发热症状依然没能缓解。
这种情况,引起了张维医生的高度警惕,她急忙询问王奶奶有没有接触过什么动物,这下王奶奶才道出了真相。原来,她一直住在儿子家,为了给一家老小提供原生态的“土味”,家里养了大大小小十几只鸡鸭,除此之外还有4只狗看家护院,家里简直就像一个“开心农场”。
张维医生顺着这些线索,立即结合外周血二代基因检测技术,最终确定了导致王奶奶迟迟不退烧的“罪魁祸首”——Q热。
得知结果的王奶奶一家也感到十分震惊,万万没想到是自家的鸡鸭狗出了问题。不过万幸的是,王奶奶经过对症治疗,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尚无疫苗预防“Q热”
日常做好预防很重要
张维医生介绍,Q热被称为“Query Fever”(疑问热),是一种由细菌(贝纳柯克斯体)引起的传染病,最初发现时病因不明。
它主要感染牛、羊、狗等动物,人类接触了被感染的动物的排泄物、乳汁,或蜱虫叮咬了被感染的动物后再叮咬人类,均可能“中招”。Q热的病原体来源于自然界,并能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
“感染‘Q热’后,会出现突发高烧、肌肉酸痛、干咳等症状,极少数可能发展为肺炎、肝炎、心内膜炎、脑炎,甚至转变为慢性感染。”张维医生表示,牧区工作者、兽医、宠物爱好者、免疫力低下者等,都是Q热病原体的“目标人群”!
目前,我国尚无疫苗预防Q热,张维医生提醒大家,日常做好预防非常重要:
1. 加强对家畜的管理,及时发现与隔离处理病畜;做好环境消毒,防止病畜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环境。
2. 不买未经检疫的肉类,不吃生肉、半生肉,不喝生鲜奶。
3. 进行户外活动时,尽量穿着长袖长裤,在暴露的皮肤喷涂驱蚊液,避免长时间坐卧草地、树林,警惕蜱虫叮咬。
4. 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持续不退、肌肉酸痛等,要及时至医院做系统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