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和“宇宙之手”握手的小记者

小记者们都围在陨石旁听小馆长讲解
商报记者 严斐 文/摄
“哇,快瞧!这块陨石看起来真的就像在热情地邀请我们跟它握手呢!”上周日,商报的小记者们满心好奇,紧紧围在一块铁陨石旁,左瞅瞅、右看看,眼神里满是探究。甚至有位小记者按捺不住内心的好奇,轻轻伸出手,握住了陨石那形似“手”的部分。
这是一场精彩纷呈的商报小记者探秘莫干山天文馆的实践活动。被小记者们团团围住的这块铁陨石,于 2022 年坠落在澳大利亚。它的轮廓奇特,仿佛是一只从浩瀚宇宙深处伸出的人手,也正因如此,它拥有了一个极富诗意与想象力的名字——“和宇宙握手”。
活动当天,在小馆长的引导下,小记者们有序参观了馆内形态万千的陨石。除此之外,还一同欣赏了与“破解太阳系密码”相关的珍贵照片、信件、票据以及手稿等展品。现场气氛热烈,不仅小记者们兴致勃勃,就连在一旁陪同的家长们也被深深吸引,个个兴致盎然。“这样的活动太有意思了,让孩子们能近距离接触宇宙的奥秘,收获可真不小!”有家长不禁感慨。
小记者投稿
宇宙来客探秘之旅
今天,我怀揣着对未知宇宙的无限好奇,踏入了莫干山天文馆的大门。那里,珍藏着一颗颗来自地球各个角落的陨石,它们如同宇宙的使者,静静地诉说着遥远星系的传奇故事。
在众多的陨石中,有的来自遥远的俄罗斯,那是锡霍特阿林陨石,它沉稳而神秘,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宇宙秘密;有的则来自异国风情的摩洛哥,那是一块定向陨石,它的形状宛如一枚精致的贝壳,闪耀着异域的光芒;还有一块特别引人注目的月球陨石,它来自阿尔及利亚,模样宛若一只灵动的兔子,让人不禁遐想连篇。
然而,在这些陨石瑰宝中,最让我心驰神往的还是中国吉林一号陨石。虽然馆内展示的只是一块几百克的标本,但通过墙上的照片,我了解到,中国吉林一号陨石净重1770公斤,堪称陨石中的巨无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的陨石。它比美国收藏的世界最大陨石还要重出691公斤,其珍贵程度无与伦比。
这些陨石,不仅仅是冰冷的石头,它们更像是宇宙派来的信使,携带着生命的奥秘和宇宙的神奇,来到我们的身边。我们可以从它们身上,探寻生命的起源,感受宇宙的浩瀚无垠。同时,陨石还可以被匠人巧手铸造成锋利无比的宝物,或者被制作成精美的装饰品,为我们带来好运和祝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宇宙的来客,神秘而迷人。它们不仅仅是自然的奇迹,更是人类探索宇宙、追求知识的宝贵财富。
商报小记者 (半山实验小学) 谢昕瑞
游莫干山天文博物馆
有个神奇的传说,当浩瀚夜空划过美丽的流星,对着流星许愿,愿望就可成真。流星落到地面上就成了陨石。我很好奇太空来的陨石到底是什么呢?带着疑问,我走进莫干山天文博物馆。
二楼展厅内,珍藏着许多不同的陨石。我们看到了太阳系早期的第一块石头——墨西哥Allende球粒陨石,它上面有白斑,是钙铝难熔包体,形成于45亿年前。吉林陨石原石,它发现于1976年,重量有269g,是太空小行星的外壳。新疆阜康橄榄陨石切片,里面黄色的是橄榄石,外面是铁,这个陨石中的橄榄石被铁包在里面,这个切片相当于小行星的地幔部分。锡霍特阿林陨石,莫干山天文博物馆保存的是第10676块,它是铁陨石,听说在降落的时候发生了爆炸。此外,还有一块很奇特的铁陨石,它长得像可爱的小玩偶伸出手,是馆内唯一可以摸的陨石。我们围着这位太空小来客热情地与它握手。
一次与太空来客的亲密接触,一堂宇宙天文知识的好课,这真是一次美妙的博物馆旅程。
商报小记者(半山实验小学) 许耀诚
一场穿越星际的科学之旅
周日,我作为商报小记者参加了莫干山天文馆的活动。这场充满奇趣的旅程从天文台四楼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开始——透过镜片,竟看到了一座“倒悬的城堡”,引得大家连连惊叹!老师告诉我们,这是望远镜成像的特殊效果。
随后,我们来到二楼的陨石展厅,小馆长细致地介绍了不同陨石的来历与奥秘:一块因宇宙爆炸而残缺的陨石,被科学家用邮票永久纪念;另一块陨石中发现的氨基酸,为“太阳系初期就存在氨基酸”的说法提供了关键证据。最有趣的是,展厅内一块形似人手的陨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大家纷纷与它“握手”互动。
此外,每位小记者都获得了一个神秘布袋,内含镶嵌陨铁(一种稀有陨石金属)的玻璃盒项链、纪念邮票和定制明信片。我们认真填写信息、贴上邮票,将这份“星际礼”寄往心中的目的地。老师说,若明信片成功送达,或许能收获“宇宙的回信”呢!
归家途中,我忍不住反复端详陨铁项链——轻轻打开玻璃盒,灰黑色的陨石碎片在阳光下泛着微光,仿佛藏着无数未解的星空之谜。这真是一场难忘的科学启蒙之旅!
商报小记者(钱塘实验小学) 蒋峸卓
与陨石的时空对话
今天,我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来到莫干山天文馆。一踏入馆内,各式各样的陨石便映入眼帘,它们形态各异,每一块都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旁边配有详细的图片和注释,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天外来客的来历和特点。
馆内的陨石资料极为珍贵,其中一块名为NWA13914的定向陨石格外引人注目。它于2018年坠落于摩洛哥,外形酷似贝壳,十分可爱。另一块名为“和宇宙握手”的铁陨石,则是2022年坠落于澳大利亚的珍品。它的轮廓恰似一只从宇宙深处伸出来的人手,我不由自主地上前与其“握手”,仿佛感觉到它在向我传达某种神秘的信息。
从小馆长的讲解中,我了解到这些陨石不仅形状奇特,还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比如宁强陨石,虽然只有261克,但科学家却从中发现了氨基酸,这一发现引发了人们对地外生命的猜想。这些陨石不仅是宇宙的馈赠,更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重要线索。
商报小记者(半山实验小学)程子适
奇妙的陨石之旅
今天,我们要去美丽的莫干山,山脚下有一个天文馆,我们要在这儿和陨石来一次时空对话。
在小馆长的带领下,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小小的石块,长得和普通的石头很像,上面有几个白点点,从小馆长的口中得知,这块石头并不普通,科学家就是利用这块陨石第一次准确测定了太阳系的年龄是45.67亿岁。再往前,看到一块黑黢黢的石头,还有点锈斑,这是在我国陕西发现的一块陨石,且在陨石内首次测到了氨基酸,也就是说,生物有可能是从岩石中上长出来!此外,还有一块长得像贝壳的陨石,有一面很光滑,另一面却很糙,据说它有可能是来自小行星带的一块陨石,由于横穿大气层时经过燃烧和摩擦就形成这个样子了。
陨石真奇妙,将来我要是当了宇航员也到太空找一块我喜欢的陨石。
商报小记者(长阳小学)王诗宇
神奇的太空探索之旅
阳春三月,柳枝长出了嫩绿的新芽,鸟儿在枝头歌唱,正是踏青的好时机。周日的上午,作为商报小记者的我和爸爸驱车来到了莫干山天文馆参观。
进入展厅,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陨石。看,一块小小的陨石上镶嵌着许多白色斑点,通过小馆长的讲解,我了解到那是阿兰德陨石,形成于45.67亿年前,上面的斑点被称为钙铝难熔包体,周围分布着硅酸盐圆球,是太阳系初期形成的。正是通过这块陨石,科学家们推断出了太阳系的年龄,真是好神奇啊!
活动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把用陨石冶炼制成的宝剑。宝剑非常特别,上面有很多锻打形成的漂亮花纹,与普通的宝剑不同,它很重,我使出全身力气双手紧紧地握着它,还摆出了剑侠的姿势让爸爸给我拍照!
在欢声笑语中,我们写下了自己的感受:无穷的宇宙太神奇了,今后我也要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它!
商报小记者(半山实验小学) 陈羽伊凡
陨石探秘
周日,我作为商报小记者到莫干山天文馆探秘。
在展厅内,我们看到了许多不同的陨石。经过小馆长的讲解,我们对展出的每一块陨石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在宁强陨石中,科学家们发现了氨基酸,这一发现说明了人类最初有可能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NWA13914定向陨石,之所以有一面是光滑的,是因为在陨落时,和大气摩擦所致。此外,还有一块类似三角形的陨石,上面有很多类似铁板刀刻的痕迹,小馆长告诉我们,这是天然形成的,是铁的结晶花纹,且它有一种学名叫维斯台登花纹。
活动结束后,我们还收到了小馆长送的一份神秘礼物——陨石挂坠。回家路上,我看到在小袋子里的陨石,在太阳光的照射下闪着耀眼的光芒。
商报小记者 (长河小学) 蒋锦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