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红利驱动消费升级 母婴板块迎增长机遇

2025-03-26

商报讯(记者 苗露)进入3月以来,政策端与市场端共同对大消费领域释放积极信号。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服务消费与新型消费作为提振内需的核心抓手,叠加育儿补贴方案进入落地阶段,消费市场预期进一步改善,母婴相关、社会服务、美容护理等细分板块逐步活跃,消费复苏势头初显。

日前,国家卫健委又发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人口高质量发展研究揭榜攻关活动的通知》,提出进一步完善生育支持措施、加强中长期政策储备的建议。‍受系列利好消息影响,昨日母婴概念股多有活跃,贝因美午盘直线拉升触及涨停,骑士乳业、孩子王、爱婴室等股快速跟涨。

利好频现 母婴概念获资本关注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人口高质量发展研究揭榜攻关活动的通知。

其中,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方面,通知提出,基于多源数据和国内外比较的视角,分析当前我国生育医疗服务、生育假期、生育保险、育儿补贴、托育服务、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开展政策效果评估,研究提出进一步完善生育支持措施、加强中长期政策储备的建议。

在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方面,研究提出加强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政策建议。

受相关利好消息的影响,昨日临近午盘,贝因美直线拉升触及涨停,骑士乳业、孩子王、爱婴室、西部牧业、金发拉比等快速跟涨。

截至昨日下午收盘,该板块成分股中贝因美、诺邦股份涨停,奇德新材收涨9.23%,金发拉比涨超6.32%,西部牧业、骑士乳业均涨超5%,还有ST摩登、熊猫乳品、悦心健康、迪安诊断、华邦健康、太湖雪等多股跟涨。

江海证券分析师张婧指出,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出生率走低的背景下,推出鼓励生育政策势在必行,在生育政策催化下,未来母婴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提升,消费建议关注乳制品、婴童用品连锁、玩具文具、婴童护理等四大板块。

母婴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提升

相关公司有望受益

自2021年“三孩政策”实施以来,全国多地已推出育儿补贴措施,补贴对象多聚焦二孩、三孩家庭,覆盖0岁至3岁的婴幼儿养育阶段。综合各地政策,补贴形式包括一次性现金奖励与按月发放的养育津贴,平均每月补贴金额约在数百元至千元区间。政策目标不仅在于降低家庭生育成本,更旨在通过刺激母婴消费、托育服务等需求,带动相关产业链增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国家卫生健康委在之前的数据显示,已有23个省份在不同层级探索实施生育补贴制度。

生育补贴,激起母婴产业链一池春水。从辅助生殖到产后修复,从母婴用品到儿童药品、用品,相关行业上市公司有望受益政策红利,打开新的市场发展空间。

从细分行业赛道来看,辅助生殖领域有望率先受益。伴随政策东风劲吹与技术迭代升级,越来越多家庭寄希望于辅助生殖技术实现生育梦想,尤其在二孩、三孩生育场景中更为常见。2025年1月17日,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2024年惠及人次超100万。据全球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5年,中国辅助生殖服务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854.3亿元。

近年来,国际医学、汉商集团、锦欣生殖等公司纷纷开展辅助生殖业务,丽珠集团、安科生物等则凭借自身优势为辅助生殖提供药物支持。

产后修复行业也有望加速发展。据悉,麦澜德等公司通过产学研深度合作持续优化产品,推动行业从单一设备售卖向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升级。

母婴用品、乳制品等终端消费领域有望充分受益。其中,华特达因拳头产品伊可新维生素AD的市场占有率常年保持行业第一。公司还重点推出儿童补铁、补钙和小儿退烧栓等产品,不断拓展儿童药品类,均取得较好业绩表现。

在深交所互动易和上交所E互动平台上,投资者频频向上市公司询问“生育补贴”对公司业务发展的影响。

达嘉维康表示,旗下子公司嘉辰医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断提升孕前、孕期、产后的健康管理服务水平,共同助力优化人口生育服务体系。

通达创智则表示,公司业务中的儿童滑板车、扭扭车等儿童体育户外用品,儿童桌椅凳、婴儿椅等家居生活用品,以及儿童电动牙刷等健康护理用品,可以满足儿童成长的多场景需求。

未来,母婴赛道的相关政策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政策优化可考虑提高补贴金额,适度增加三孩补贴,并探索覆盖一孩家庭的可能性,增强政策激励效应。扩大适用范围,逐步放宽补贴申请条件,适度纳入长期在一地工作的非户籍人口,提高政策包容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