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时评

溯源公证, 不止步于“防伪”

2025-03-25

本报评论员 徐昕

再过十几天就是清明节了,这个时节在杭州可以看到一番特别的风景:西湖龙井茶采摘。西湖龙井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2001年龙井茶被批准成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02年国家标准《原产地域产品 龙井茶》发布;2008年龙井茶被核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年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龙井茶》发布。龙井茶声名远扬,它的采摘自然受到关注。大家都知道,春茶的品质更好,价格也更高,而其中又以“明前”茶为最。所以眼下这段时间,正是西湖龙井茶园里最热闹的时候。

怎样才能买到正宗的明前西湖龙井茶?说实话就连杭州本地人都会有点吃不准。市面上有那么多龙井茶,到底哪些是真的?在真的龙井茶里面,哪些可以被称为“西湖龙井”?而在西湖龙井里,又如何判断哪些是今年的新茶?不少杭州人为了避免踩坑,买茶都会找熟人,从本地的茶农朋友那里直接购买。不过西湖龙井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让消费者用这样的“土办法”来鉴别品质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是一个难题,但也是一道必答题。从去年开始,杭州出现了一种新做法:溯源公证。

所谓溯源公证,就是茶叶的采摘、收购、检验、炒制、筛漏、装罐等整个流程,都有公证处进行监督与记录,确保每一步可追溯、可验证。按照去年的经验,经过公证的西湖龙井包装盒上会贴有公证封条,封条上有公证溯源编号,包装盒内有公证溯源卡,上面有二维码,扫码可以看到采摘过程中固定的视频和照片——不仅有权威机构的公证,而且有图有真相,让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

在溯源公证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新技术的力量,比如区块链、无人机拍摄,未来或许还会有AI的加入。新技术在保护地理标志产品上大有可为。其实对西湖龙井进行溯源公证,也是对公众的一种科学普及。很多人都不知道龙井茶分为钱塘、越州、西湖三大产区,只有西湖产区内所产龙井茶才能称为“西湖龙井”;西湖龙井又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不同区域生产的西湖龙井茶价格会有差异;一级保护区还有细分,有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五个核心产区,每个产区都有自己的字号——有了溯源公证,这些知识就变得清晰起来。溯源公证过程中固定的视频和照片,能让人们看到西湖龙井采摘和炒制工艺相比其他绿茶的独特之处,更加直观地理解西湖龙井的文化内涵。

地理标志产品的溯源公证不仅起到防伪的作用,也是一种很好文旅宣传。过去我们都说觉得一个鸡蛋好吃,不一定要知道下蛋的鸡是什么样的。不过现在,如果你想知道杯中的西湖龙井是哪片茶园里出产的,你就真的可以知道。西湖龙井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可以具体到一个山坡、一片茶园、一个日期,你甚至可以看到茶农在清晨的茶园里采摘带着露珠的嫩叶的场景。试想一下,如果把西湖龙井溯源公证的经验推广到所有地理标志产品上,我们就能看到阳澄湖大闸蟹、五常大米、大连海参、栖霞苹果、库尔勒香梨……这些著名的地理标志产品是如何从产地一步步走到我们餐桌的。我们不仅能够买得安心吃得放心,更能通过这些带有浓郁地域特色的美食,认识一个遥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