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尾江豚游进“童画”里

小记者投稿

2025-03-24

春日的阳光像一尾尾银鱼跃过玻璃窗。3月16日,我背着装着马克笔的书包走进每日商报小记者活动中心,我将与一群特别的小朋友们共同描绘心中那别样的钱塘江童画。

“江豚的肚皮藏着身份证哦。”老师轻点投影幕布,画面里两头江豚跃出水面。“有一条竖线是男生,两条横线的是女生,它们用超声波聊天……”为了看清江豚的外观细节,有些同学还踮起脚尖盯着屏幕。

起笔时我刻意放慢速度,仔细观察细节。我先从江豚的头部开始,轻轻勾勒出它微笑的嘴角和明亮的眼睛,然后用流畅的线条描绘出它矫健的身姿和灵动的尾鳍,最后用淡淡的笔触画出江水的波纹。为了突显C位的江豚,我为其它配角选择了“淡妆”,不着一丝“浓妆”。

收笔时,我回头看了一眼那些特别的小画家,他们的作品里是一片奇幻世界:广阔的天空中浮着漫天的爱心,身披太阳花的江豚在江上翩翩起舞。五彩的江豚背上驮着美丽的少女,少女手持钱塘江畔的种子,似是等待涨潮时破土而生。

艺术本就是座魔法桥,让我们得以窥见星星孩子们眼里的世界。每个生命都披着独属自己的星光,在名为想象的江水里自在遨游。

商报小记者 (天水小学)宋浩然

画笔连起的心灵桥梁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每日商报小记者活动,依然与一些特殊的哥哥姐姐在一起,他们的眼睛像浸在晨雾中的星星,闪烁着朦胧而独特的光芒。

活动开始,老师说要带我们“游进”杭州的水里,画出那些住在西湖、钱塘江里的小动物。当老师轻声说:“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开始画吧。”我看到我对面的一个大哥哥拿着画笔,三下五除二的速度画满了整张纸,看着他专注的眼神和丝滑的动作,突然意识到这或许是他此刻的全部语言。

这是一堂很特别很温暖的课堂,画笔不再是评判线条的标尺,而是搭建心灵的桥梁。

当我的马克笔不慎滚落时,那个总在喃喃自语的大姐姐快速捡起来递给我,指尖相触的瞬间,我看到了她眼中清澈的善意。原来所谓的“不一样”,不过是换了一种对话的方式。

我发现每个人画的动物都是不一样的,是那么的五彩斑斓,而且哥哥姐姐们画得真的太好了。看着所有呈现的作品,仿佛看到画里的鱼游过杭州的每一条河,也游进了我和这些哥哥姐姐的眼睛里。

今天我不仅学习了水里的动物,更看到了孤独症孩子有爱、专注的一面,他们用画笔画出了内心的声音。希望有更多人去关注孤独症儿童,用爱心串起理解与关怀的桥梁。

商报小记者(浙师大附属丁蕙实验小学) 崔筱羽

一堂特殊的课

今天的老师化身成为一条大鱼,而我们是一群小鱼。当鱼儿们被渔夫洒下的渔网抓住,小鱼能从网洞钻出去,唯独大鱼被网住时,老师让我们想办法解救她。那些星星的孩子,回答问题一点也不甘示弱,有人说用石头砸的,有人说用剪刀剪,我也说出了自己的建议——让小鱼用尖锐的牙齿咬断渔网。

游戏之后的课程,我们更是听得津津有味,了解了钱塘江有很多的水生动物,比如锦鲤、鳗鲡、江豚等,以至于拿到画纸后,我迫不及待地想画有“微笑天使”之称的江豚。然而,我的灰色马克笔突然没墨了,我急忙向旁边的同学借,他很有礼貌地拿给我。

画完后,当老师把我的画贴到白板上时,我也看了其他同学的画:有美丽的鸳鸯、色彩斑斓的锦鲤、还有机灵的鳗鲡。每一幅都充满了创意,从他们的画中我还看到了他们的努力。

在这堂特殊的课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当我们能对他们多一点理解和包容时,相处起来也是很开心的。

商报小记者(莫干山路小学) 毛舒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