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共建”擦亮“大运河思政”品牌

学校思政教育拱墅区有新动作

2025-03-21

来自杭州大关小学教育集团申花校区的学生代表汇报运河研究研学成果

商报讯(通讯员 拱教 记者 夏莹)3月20日下午,杭州市拱墅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推进会暨馆校共建签约仪式在浙江省档案馆举行。

会上,浙江省档案馆与拱墅区教育局签订了“馆校共建”合作协议,揭牌成立了“拱墅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基地”。拱墅区教育局还和浙大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揭牌成立了“拱墅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理论学习基地”。这意味着拱墅区教育局和浙江省档案馆、浙大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三方合作开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式启动。

近年来,拱墅区致力于打破思政教育“物理围墙”。拱墅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亮介绍,拱墅区以“大运河思政”为轴心,构建全学段育人新生态:联动全国运河城市成立首个思政教育联盟,打造覆盖大中小学的“同上一堂思政课”品牌;整合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等资源建成200余个实践基地;在浙大城市学院的指导下,联合杭州第十四中学、长阳中学、和睦小学共同打造《流动的文化·人民的运河》等“金课”;创新党团队共建模式,借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契机开展主题研学;依托浙大城市学院智库资源实施“行走的思政课”改革,形成“场馆+课程+实践”三维育人体系。

他表示,此次“馆校共建”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指示,也是拱墅区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创新之举。

接下来,浙江省档案馆将向拱墅区56所中小学开放珍贵档案资源,支持思政课程融入档案史料,联合策划主题展览、讲座及实践活动,并为教师提供思政教学能力培训。拱墅区教育局将统筹辖区中小学组织学生赴档案馆开展研学实践,推动教师对档案资源进行教学化开发,并协同开展党员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