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报讯(记者 王然 通讯员 郑立英)这两天,在西湖区古荡街道民生综合体,多了一个新“入编”的为老服务小伙伴,一会在社区食堂送餐,一会提醒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休养的老年人吃药。它就是西湖机器人科技的机器狗小西。
“它不会随地大小便,不用进食,不会狂吠。但是又可以和宠物一样,跟它进行互动。原本电视上看到的机器小狗就在身边走来走去,感觉挺新鲜、挺有意思!”来社区食堂用午餐的陈阿姨边说,边从机器狗背着的餐盘中拿出餐点。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银发经济浪潮来临,西湖区民政局联合古荡街道在智慧民政上下功夫,探索科技赋能为老服务场景。西湖机器人科技算法工程师介绍,“小西”不是玩具,而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陪伴者。“机器狗可以作为老年人的陪伴伙伴,提供情感支持和日常看护,减轻老年人的孤独感,在老年人出现抑郁、痴呆和死亡率上升等问题的时候,成为老年人的快乐小精灵。”
在金秋家园大爱人家,吴爷爷是一位认知症长者,听力受损。每周一、三、五8点半左右,老伴会送他去大爱人家,参加非药物干预团体,中午再接他回家。有时,老伴晚点来接,吴爷爷会迷迷糊糊跟着其他人离开。最近,新上岗的“小西”开始定时定点巡防。依靠自带摄像头的人脸识别功能,它能及时发现吴爷爷的擅自外出,并会跟随、定位与后台警报,防止他走出安全区域。
据悉,机器狗除了通过人脸识别,防止老人走丢,还能实现以下功能模块需求:在语言交互方面,可通过语音实现任务理解、功能交互,引导老人前往活动室;在运输物品方面,具备载重负荷和运动稳定性,支持送餐、送药、生活用品配送;在贴心看护方面,提示老人吃药、天气及日期,老人摔倒、走失等意外情况提醒;在运动社交方面,机器狗可以鼓励老年人参与散步等轻度的运动活动,以促进老年人之间的社交互动。
古荡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依靠技术来填补护理缺口是有意义的。机器狗“小西”的到来,标志着街道智慧养老服务迈出了新的一步。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像“机器狗”这样的科技成果应用到基层社会治理中,面向孤寡、独居、空巢等老年群体,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