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间时间,科创小学的孩子们在打乒乓球

▲长寿桥岳帅小学的学生在课间和老师一起玩游戏

▲ 丹枫实验小学的走廊里有足球机,孩子们在这里用双手紧握操作杆,希望能让足球“飞”入球门。
(上接13版)
还有一些城区没有全面铺开,而是选取了部分学校进行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先行一步。
钱塘区这学期有15所试点学校,除了课间的调整,学校还保持每天一节体育课,每天30分钟大课间活动和每天两小时的综合体育运动时间。记者了解到,区内有的学校虽然没有在试点名单内,但也有根据校情推行“课间15分钟”的举措,包括景苑小学、下沙二小等。
在滨江区,科创小学、丹枫实验小学、春晖小学等学校上学期就已推行“课间15分钟”,效果不错。以科创小学为例,学校上学期的课间孩子们主要玩一些传统游戏,如下棋、阅读、老鹰捉小鸡等,这学期在此基础上,解锁了一些室内运动新场所,孩子们换间教室就可以打乒乓球、投篮、 掷飞盘,休闲的同时还可以保护眼睛。
临平区去年年底启动了“课间15分钟”试点学校建设项目,新学期选出10所中小学作为首批试点学校,接下去,将通过分批推广、逐步优化的方式,探索课间休息的科学管理机制。
多出的5分钟从哪里来?
对于课表的变动,各个学校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微调”。
濮家小学教育集团调整了上午30分钟的大课间,将它拆分成一个15分钟的课间和3个5分钟的时间,并且将午餐时间提前了5分钟。
在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课间延长的时间是从午休时间中“挪”出来的,“我们学生的午休时间有70分钟,相对时间还是比较长的,现在我们把午休时间调整为60分钟,挪出来的10分钟,拆分成两个5分钟,用于延长课间时间。”校长赵骎告诉记者,因学校原本课程是长短课相结合,因此有了这10分钟,其余课程时间就不需要再改变。
景苑小学将上午25分钟的大课间调整为15分钟,从中匀出两个5分钟增加到上午的课间时间中去,下午原本35分钟的大课间时间调整为1小时,压缩了作业整理时间,放学不变。
“考虑到不同班级从教学楼到操场的远近不同,组织的快慢,老师们讨论后认为把大课间活动时间集中到下午更为合理。”校长章颖说,在这一小时内,学校会安排统一的活动,比如通过音乐指令引导学生参与365健康跑,也有自由的活动时间,体育老师会安排必选和自选相结合的项目,划定区块,让学生在距离自己教室不远的地方就能开展相应的活动。
在紫阳小学,新学期开始后,时长15分钟的小课间,每天都安排了3次,分别是9:10-9:25、11:10-11:25和14:00-14:15。大课间则是上午和下午各一次,时长分别是25分钟和30分钟。加上午间的20分钟,每天两小时的综合体育活动时间被安排得妥妥的。
如何确保15分钟课间落地?
为了确保15分钟落地,学校也各有对策,其中一条是针对老师不拖堂的。
提起如何保证老师不拖堂,采荷二小教育集团党委书记吴树超颇为自信,“每个班级都有学生值日干部提醒老师准点下课,学校一直有这个做法,另外老师上课前有候课制度,这两点基本杜绝了老师拖堂的可能性。”
澎博小学校长项一喜提到,与大多数学校不同,学校设有两分钟的预备铃,这个预备铃旨在提醒老师们,还有两分钟就必须要下课了,差不多两分钟后,由学生喊老师下课,老师就会停止上课。
除老师不拖堂外,课间时间延长,另一方面需要考虑的是安全。对此,在原有班主任进班管理的基础上,有学校增加了年级组长和班干部在课间的巡视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