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索取稿酬
1月7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发布,这是我国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意见从养老服务网络、服务形态等方面提出目标和路径,更好保障近3亿老年人老有所养,安享幸福晚年。这是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发展全局的大事、要事。
3亿中国人如何养老?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什么?都有哪些具体举措,又将怎样实现?央视《新闻1+1》连线北京大学应对老龄化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陆杰华,带来解读分析。
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怎么建?
陆杰华: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是这次文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其中明确提到“增强对县级综合养老服务管理平台的技术支持、示范引领、人才培养作用”,县级服务网络要发挥“龙头”作用。第二个方面,乡镇(街道)区域,要改扩建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这个中心作用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和县级是相互贯通的。区域养老服务是一个枢纽,促进上下联动,推动供需衔接。第三个就是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站点是这次养老服务重要的节点。我们希望能构成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从龙头到枢纽再到节点,来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
居家、社区、机构三类养老服务形态,啥作用?
主持人:现在我们的养老模式基本上是“9073”,也就是90%都是靠居家养老,7%是依托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这次《意见》当中推动这三类养老服务的贯通协调,怎么来理解这样一个表述?它是意味着我们这三种方式要去互相融合吗?未来“9073”比例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吗?
陆杰华:我觉得这三类养老服务形态,其实涉及的是养老服务不同的场域。
巩固居家养老。这是基本、基层和基础。它要解决的是老年人床边、身边和周边服务的问题,比如要满足老年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医、助急等多样化服务,满足比如助餐。
强化社区养老依托作用,“社区”很重要的是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推行“社区+物业+养老服务”,增强专业照护、日间照料、康复护理、上门服务等能力。包括我们大家可以看到的“喘息服务”,也就是“短期照料”,托老所也是社区养老非常重要的一个形态。
而说到“机构”,我觉得这次最大亮点就是要优化机构养老的专业支撑的作用,包括兜底保障型养老机构、普惠支持型养老机构、完全市场型养老机构要从哪些方面进行分类改革。
失能老人照护,家庭的痛点,工作的重点
陆杰华:俗话说:“一人失能,全家失衡”,这也说明老年失能是很多家庭“急难愁盼”的事情。我个人认为,这次《意见》涉及对于他们的照护,有两个亮点很值得关注,第一个就是“探索为居家失能老年人建设具有连续、稳定、专业服务功能的家庭养老床位”,也就是说很多失能老人不见得在机构养老,他在家里,我们也能够提供稳定的服务。第二个方面就提到了“发展长期照护和认知障碍老年人照护服务”。下一步我们如何去落实这些政策,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
3亿中国人如何养老,期待细化落实
陆杰华:养老服务涉及公平问题,从我个人研究的重点角度来说,我其实更期待的是如何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的短板。现在农村养老服务资源的配置和城乡还是有着明显差距的,因此如何使更多的农村老年人能够得到公平、普惠可及的养老服务非常重要。第二个方面,我很关注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让这一制度能够在全域推广,从而更好地推动养老服务从现有水平走向高质量。现在《意见》已经出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也希望地方,包括各部门,能够落实得更细、更扎实,进而打好我们养老服务的“持久战”。
据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