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瑞根:借着热爱,将“无头路”走成“康庄道”

技能点:让每一支湖笔都具备“四德”

2024-12-31

一个手提包、一块两毛钱的招待所、一连数年,在80年代,吴瑞根日复一日地“蹲守”,终于开辟出了湖笔大市场。从看不见的“无头路”到看得见的“康庄道”,这一路的“妙笔生花”,他走了42年。

“我一生就只为了这支笔。”42载春秋的坚守,让这句话掷地有声。时至今日,这支湖笔依旧如往昔般远渡重洋,抵达新加坡、日本等地,成为众多书画爱好者手中的珍宝,在笔尖诉说着独属于中国匠人的故事。

1978年高中毕业后,吴瑞根进入村办企业,成为了湖笔制作的学徒之一。“大概当了三年学徒,村办企业就解散了,但我还是想坚持做笔,所以萌生了自己办厂的想法。”彼时,苏州湖笔厂、桃源湖笔厂正办得有声有色,吴瑞根所做的笔头大部分都通过这些厂进行外销,“打听到他们都是和日本人打交道,我就开始在旅馆守着,一年有大半时间都在外,就是希望能碰碰运气找到直接合作商。”

对于吴瑞根而言,最为熟悉的工序便是“结头”,吴瑞根表示:“‘结头’的好坏直接影响书写的性能,要提前判断好结线的位置,使其与笔杆连接处相匹配,并维持笔头‘尖、齐、圆、健’四个特性,所以说这也是对湖笔‘四德’最后的把关。”

正如吴瑞根的微信名“妙笔生辉”那般,如今,数万支由他“结头”的湖笔,正承载着他的匠心,悄然走进了无数书画爱好者的书斋案头,被珍藏使用。而每一支湖笔在纸上留下的一笔一划,都是对这位老工匠数十年如一日专注与坚持的无声赞歌。

倪晓英:做天地间的“知味之人”

技能点:二十余年静心守好一间茶馆

“我走了一条很好的路,那便是茶路。”

伴随着茶香四溢,倪晓英拿出白纸写下这样一句话——一杯茶也是在天地间,等待那个知味的人。一壶清烟煎翠叶,茶语茶事话古今,47年的茶路在这一刻渐渐铺开在眼前。

看着杯中缓缓舒展的翠叶,我想,她便是这个知味之人。

1977年,倪晓英考入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茶学系,自打那时起,她便开始了与茶相伴的一生。“毕业后,我自然而然地从事了与茶相关的工作,从茶厂到公办茶馆,这一路走过了20年。”

如今,“你我茶燕”转变为“你我茶院”,在这一方茶席间,茶馆又被赋予了新的使命。这里不仅是品茗休闲之所,更成为了传承与创新茶文化的重要阵地,以茶会友、以茶育人、以茶传道,倪晓英与每一位爱茶人在这里续写着茶与人、茶与生活的新故事。

欲谙茶性,必先知茶。在倪晓英看来,学会与茶“对话”,才能泡出一杯好茶。“以心相交、以情传递、以境烘托,都是泡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深入理解每一片茶叶背后的故事,才能根据其独特的品性选取最适宜的沏泡之法。”

在茶馆的一张长桌上,便承载着数十年来与她共鸣的每一位茶人与因茶结缘的每一段茶话。翻开手写的茶事日志,踏过的每一座茶山、办过的每一场茶会、品过的每一杯佳茗都悉数展现在眼前,“对于茶馆,我有很多心得,这里也有很多茶与人的故事。随着时间变迁,很多事情都会淡漠,但记录便能将茶的温暖与美好传递给每一个愿意驻足倾听的爱茶人。”

守着茶馆的27载春秋,点点滴滴都化作了茶路上的步步印记,回望过去,于倪晓英而言,这是一条弥足珍贵的来时路。“培养更多年轻的爱茶人,这是我终身要做的事。”年年新岁,岁岁新香,千古茶造就千古茶人,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总要有茶人接续、有茶人传递,而倪晓英就是这样的“知味之人”。

商报记者 张宇帆 手绘 蒋中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