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古有百工之盛,今见万匠争辉。杭州,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不仅以灵秀的湖光山色闻名遐迩,更以无数的能工巧匠熠熠生辉。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机器可以复制产品,却难以复制匠心。这份源于内心深处对技艺的热爱与执着,不受时间的侵蚀,不为时风所左右,从传统的手工艺品到现代的新兴制造,匠心独运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一脉相承,生生不息。
为加快打造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推进市域技能型社会建设,本报联合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开设“杭城敬技场”专栏,以18位不同领域的大师故事,带领大家一窥平凡岗位上的非凡之路。这些故事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见证,更是杭州这座城市创新精神和文化底蕴的生动写照。
江河之畔,钱塘潮涌,我们在“杭城敬技场”等你。详细内容请关注“每满”APP“杭城敬技场”专栏。
每年元宵过后,一批来自嘉兴南湖的“养蚕人”都会如约而至出现在胡庆余堂。半小时内,调剂台前每人手上都会多出一副传统中药“五生散”,这副药剂将帮助他们在春节后繁忙的养蚕季中恢复体力,缓解因辛勤劳作带来的疲劳。
对于“五生散”的配方,蒋玲霞可谓是滚瓜烂熟,年复一年的“固定访客”让她早就将这张处方的每一种成分及其配比倒背如流。而在中药调剂过程中,还有无数张让她熟能生巧的“五生散”,她凭借多年的经验和对传统中医药的深刻理解,将调配技艺磨炼得炉火纯青,确保每一次抓药都能精准无误。
中药调剂看似简单,但“抓对药”却是不小的考验,面对600余个中药斗里的千味中药,蒋玲霞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做到了从业至今的“零失误”。
“中药调剂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它可能并不如其他岗位那样丰富多彩,但正是这份‘单调’,让每一次正确的调配都显得尤为珍贵。”蒋玲霞表示,中药调剂是一项需要耐心、细心与热爱的工作,调剂员每天重复的一件事就是将医生的处方通过划价、收费、调配、复核、包装,保证每一份药物都能准确无误地交到顾客手中。
如今,传统中医药凭借其焕发的全新活力,正逐渐赢得年轻一代的青睐。“看到这么多‘90后’‘00后’接触中医药、接纳中医药,我发自内心感到开心,传统中医药文化有很多瑰宝,我希望它能够在这个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现在,“慢郎中”已不再是过去那种缓慢而精细的治疗方式,而是一种坚守传统又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在蒋玲霞及其同行们的共同努力下,传统中医药正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慢郎中”也迎来了“快发展”。
唐红英:在缝纫机下延续传统之美
技能点:提炼15道“独门”技艺
走进西子女红博物馆,便能听到缝纫机的节奏声轻柔地回荡着,阳光洒进室内,可以看到机身上的漆面已略显斑驳,但正是这台老式蝴蝶牌缝纫机,见证了无数件精美旗袍的诞生。
出生于西子女红世家的唐红英,自小就听着母亲踩踏缝纫机的声音入睡,看着母亲手中的丝线在布料上织出斑斓图样。耳濡目染间,她也拿起了针线,至今没有放下。
18岁那年,唐红英便已“满师”,各类衣服在她手中都能化为精美的艺术品,于是,她萌生了为更多人做衣服的念头。毕业后,唐红英如愿在文三路开了一间属于自己的服装店,也是从那时起,她在一针一线间开启了西子女红技艺的传承故事。
“衣食住行,衣是第一位,而做衣服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技能。”为此,唐红英总结出了15道“独门”技艺,涵盖从选材、剪裁到刺绣、缝制的每一个环节。“要想传承好这项技能,就需要将所有工序流程化、规范化,我将制衣步骤分为了15个大类,再从每个大类进行细分,力求让每个步骤都能简单好记,让人活学活用。”
一生都在与服装打交道的唐红英,除了提炼出15道“独门”技艺外,还练就了“一望知衣”的本领。凭借多年的经验和对美的敏锐感知,在她看到顾客第一眼时,便能精准判断出最适合对方的风格、剪裁与尺寸。唐红英坚信“人穿衣,而非衣穿人”,“我希望每一件成衣都能完美贴合顾客的身材比例和个人特质,从而展现她们的最佳状态。”
多年来,唐红英一直秉持着不批量生产的初心,以老底子的手艺精心打造每一件作品,在这个快速消费的时代,走出了一条更为艰难但充满意义的道路——慢工出细活,时间雕品质。
当年轻的学徒们围坐在她身边学习时,缝纫机的声音变得更加丰富,一丝一线将过去与现在编织在一起,传递着世代相传的文化记忆。“只要有人愿意学习和传承,那么更多精美的旗袍就会不断在缝纫机下诞生,延续传统文化的生命与美丽。”
商报记者 张宇帆
手绘 蒋中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