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10天,中国与这个大国突击建交②

2024-12-14

从“大象走路”到快车道

1975年四五月间,中巴两国大使分别到任,开始了“大象走路”时期。没想到,这一走就是十年。

后来出任中国驻巴西大使的沈允熬当时是外交部美大司三处处长。他回忆,当时巴西部分右翼高级军官对中国深怀疑虑,这是导致巴西与中国建交晚于其他拉美大国的重要原因,并且导致建交后最初几年中巴两国关系停滞徘徊。

中国驻巴西首任大使张德群回忆,那段时间巴西对中方限制较多。中国排球队原定1975年6月访问巴西,日程已公布,却被巴方以巴西排球队要出国比赛为由取消。华侨想放映中国电影《万紫千红》,中方试探搞贸易展览、互派记者、派杂技团和留学生等,均遭拒绝。

双方的经贸关系也起起伏伏。1974年两国贸易额为1742万美元,1975年达6794万美元,1976年又跌至1280万美元。

1977年10月,巴西陆军部长弗罗塔被盖泽尔解除职务。弗罗塔当天发表声明,列举了他与盖泽尔政府的分歧,指责盖泽尔政府与中国接近是“向共产党势力妥协”。直到这时,巴西军政府内部围绕对华关系的严重分歧才公之于众。这引发了巴西舆论关于对华关系的一场大辩论。辩论结果是,绝大多数人认为与中国建立关系有利于巴西经济发展和自身国际地位提高。

此后中巴交往逐步升温。1978年1月,《中巴政府贸易协定》签署,这是两国建交后签署的第一个政府间协定。1978年巴西共有17个代表团访问中国,民间往来也明显增多。

1979年3月,巴西国家情报局局长菲格雷多当选总统,成为军政府第五任总统。他继续推进政治开放,实行“负责任的实用主义”外交政策。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巴关系稳步发展,终于迎来菲格雷多总统访华的高光时刻。

1984年5月27日,应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之邀,菲格雷多和夫人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巴西外长格雷罗等多名内阁要员、工商企业家及大批新闻记者随行。

菲格雷多是中巴建交10年后首次访问中国的巴西总统,也是中巴两百年交往史中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巴西国家元首。他的访问堪称两国关系中的历史性事件,中方给予了热情欢迎和高规格接待。

访问的高潮是邓小平会见菲格雷多总统。就在会见前一天傍晚,巴西驻华大使伊塔洛·扎巴突然来钓鱼台国宾馆找中国外交部美大司分管副司长沈允熬。扎巴提议:“我们两人一起策划一个‘阴谋’吧!”

这个“阴谋”是关于中方设立圣保罗总领馆的提议。圣保罗是巴西的经济中心,也是南美最大的华侨华人聚居地,中方在这里的经贸、签证、侨务等工作量很大,但圣保罗距巴西利亚有800多公里,很不方便。中方数次向巴方提议互设总领馆,巴西政府却只愿意互设商务办事处,事情始终没有进展。

菲格雷多总统访华前,中国驻巴西大使馆向国内建议,在两国外长会谈时就互设总领馆做些推动,这个想法与美大司不谋而合,因而列入了上报的接待计划中。但扎巴有更大胆的想法。

扎巴告诉沈允熬,设总领馆这件事光向巴西外交部提是不够的,即便巴西外长同意,但巴西各个机构之间有矛盾,上面又有官僚主义,这个问题可能还会拖下去。巴西内部的反对理由主要是“苏联集团国家也可能向巴西提同样的要求”,但中国是第三世界国家,不属于苏联集团,这个理由站不住脚。扎巴说,现在菲格雷多总统访华是个绝佳机会,只要总统说句话,巴西外交部就好照办,希望中方不要放过这个机会。

鉴于此事重要而紧急,沈允熬等连夜将扎巴的意见写入当日接待简报上呈。

5月29日会见当天上午,沈允熬随外交部部长助理朱启祯提前抵达人民大会堂,向邓小平汇报。汇报中他们得知,邓小平看过接待简报,已胸有成竹了。

会谈一开始,邓小平幽默地对菲格雷多说:我们两人是同行,你是将军,我是士兵。他说,现在世界上的问题一是和平问题,二是南北问题,我们主张加强第三世界国家间的合作,也就是南南合作。菲格雷多表示,在许多方面我们同中国的立场很相似,要使发达国家接受南北对话,一定要加强南南合作。

水到渠成之后,邓小平说:要发展我们之间的合作,就要增进了解,“比如说增设总领馆问题,我认为这样彼此都有益。现在中国同其他许多国家就不止一个总领馆,同美国、日本都在商谈增设的问题。地方你们可以选择上海或广州。我们也可选择,如圣保罗。请总统阁下考虑。这不仅意味着两国政治关系的发展,而且使双方在各个领域关系的发展增加相互了解的渠道。”菲格雷多对此表示赞同,并说巴方正在深入研究。

会见后扎巴对沈允熬感叹,邓小平关于互设总领馆那段话非常好非常得体,相信两个月后就会有结果。

果然,两个月刚过,扎巴就紧急约见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韩叙,通报巴西政府原则同意互设总领馆。8月15日,中巴建交10周年之际,中巴外长在巴西利亚签字换文,宣布就中国在圣保罗、巴西在上海设总领馆达成协议。

11月4日,中国驻圣保罗总领馆隆重举行了开馆仪式。受邀出席名单上有一位特殊嘉宾,就是巴西电视连续剧《女奴》女主角、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伊佐拉”。

《女奴》1976年在巴西电视台播出,讲述的是1860年巴西庄园中一位黑白混血女奴伊佐拉的故事。三百多年间,约350万非洲黑人被贩卖到巴西为奴。直到1888年,巴西才彻底废除了奴隶制。这段历史对巴西影响深远,创造了种族融合的巴西民族。

1984年,北京电视制片厂(即后来的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将这部剧引进中国,播出后万人空巷,成为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现象之一。饰演伊佐拉的卢塞莉亚·桑托斯也在中国成为偶像。

时任北京电视制片厂负责人周顺理告诉记者,当时北京电视制片厂译制部是一个独立的小部门,译制部持介绍信去广电部选片,从中央外事交流剧目本中选了这部巴西电视剧,没想到能火成这样。《女奴》在中国大获成功后,巴西方面十分重视,巴西驻中国大使提出访问北京电视制片厂,但白手起家、成立两年的制片厂条件简陋,厂方认为不宜接待外宾,最后由北京广电局出面接待。

《女奴》的成功为中巴两国的文化交流开了个好头。1984年,北京电视代表团应邀到巴西参加了国际电影节。1985年,卢塞莉亚·桑托斯荣获“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外国女主角奖,应邀来中国参加了颁奖典礼。

可惜,圣保罗总领馆开馆仪式前夕,天降暴雨,飞机停航,家住里约热内卢的卢塞莉亚没能出席。为了弥补遗憾,她专门邀请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黄志良和夫人刘静言去她家做客。她说,在中国时自己走到哪里都被热情的观众包围,感觉中国就像她的第二故乡。

之后,卢塞莉亚先后20多次来到中国。20世纪90年代她陪同中国一个摄制组走进巴西九个州,拍摄了纪录片《美丽的巴西》;又带领巴西一个摄制组赴中国拍摄了系列专题片《今日中国巨变》,播出后不少巴西观众申请来中国旅游。2008年,卢塞莉亚与中国导演李少红合作拍摄了反映中巴友谊的电影《缘》,这也是中巴首度合拍电影。(未完待续)

据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