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现即中晚期?这种病被称为“沉默杀手”

医者筑梦透析之路,建立腹膜透析“生命线”

2024-12-14

沈晓刚 浙江省人民医院肾脏病科副主任医师

商报记者 曾润玥 通讯员 杨陶玉 马梦迪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负责过滤血液,排除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形成尿液。但你是否知道,慢性肾病在我国发病率高达10.8%,患者人数超过1亿,虽然慢性肾病具有高发病率,但就诊率却极低,仅有12.5%。

“慢性肾脏病开始时通常没有症状,许多患者就诊时已进入中晚期,伴随着各种并发症,如高血压、贫血、代谢性酸中毒、消化系统症状、心脑血管疾病等,甚至发展为尿毒症,死亡率高。所以慢性肾脏病又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作为省内最早开展腹腔镜下肾脏透析的浙江省人民医院,肾脏病科沈晓刚副主任医师的工作就是通过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手段尽可能延缓慢性肾病的进展。

大伯“命悬一线”

腹腔镜下透析术重现生命曙光

76岁的吴大伯(化名)被诊断出糖尿病已经20多年,由于平时血糖控制不好,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3个月前,他被诊断出糖尿病肾病,肌酐值一度达到了200μmol/L(正常成年人肌酐值在53-106μmol/L),而且吴大伯还出现了恶心呕吐、全身浮肿等中末期肾病症状,情况危急。

除等待肾脏移植外,目前肾脏替代治疗的手段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可以维持肾脏基本功能。但当吴大伯前往当地多个大医院就诊时,医生都以治疗难度过高为理由拒绝为其治疗。

吴大伯一家一时难以接受。通过多方打听,慕名来到了沈晓刚处寻求一线生机。“我们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后,发现他仍存在透析指征,综合考虑后,决定为其进行腹膜透析治疗。”

腹膜透析治疗前需行腹膜透析导管置管术,为以后置换体内腹透液做接口,可以说腹膜透析导管是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传统的开放性外科手术法置管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术中处于清醒状态,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而且传统置管并非在直视下进行,难以达到准确位置,可能导致置管效果差,甚至后期‘漂管’,使得腹膜透析无法进行。”沈晓刚介绍,而腹腔镜下腹膜透析置管,全程操作可视化,置管更加直观、准确,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于存在肥胖、糖尿病的患者特别适合。

日前,经过充分准备,沈晓刚开始了这场精细操作的手术,只见他有条不紊地在腹腔镜下准确地把腹膜透析置管放置于盆腔底部,并进行腹壁悬吊,防止后期腹透管漂管。术中置管顺利,麻醉效果好,术后吴大伯生命体征平稳,腹膜透析管引流通畅,一周后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成立血管通路中心

建设集治疗、维护、随访的全程化管理体系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占住院人数的1.1%,已成为慢性肾衰、尿毒症的主要病因,更重要的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透析之路也是困难重重。

“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全身广泛血管病变,导致穿刺失败率及血管并发症(如狭窄或瘤样扩张等)发生率高,难以建立长期稳定的血管通路;其次患者抵抗力和皮肤弹性均差,而透析导管作为异物也易引发感染,随时要警惕小伤口引起的大感染;另外血流量不佳一直也是很多糖肾患者的困扰,直接影响透析治疗效果。”沈晓刚说。

面对糖尿病等血管条件差的患者,传统的血管通路建设方法在他们身上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于是,医院肾脏病科在科主任朱斌带领下,专门成立了血管通路中心,由沈晓刚作为负责人,建成一个包含医生、护士、协调员以及介入科医生的团队,开展了自体动静脉内瘘术、超声引导下的动静脉球囊支架植入术、药物球囊扩张术等创新技术,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血管通路解决方案。

52岁的王阿姨(化名)就是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获益者之一。据她描述,她身患糖尿病肾病多年,本身血管条件极差,5年前就开始了血液透析治疗,并做了右上肢动静脉内瘘术。但经过几年的使用,外造的内瘘管逐渐失去了作用,并且还衍生出动脉瘤、血栓等并发症,毒素逐渐在体内积聚,而正常的体外循环又难以维持,这对她来说,无疑是种“致命”的伤害。

“为了重新给血管搭建通路,王阿姨也找到了我们,经过反复评估,最终决定在她同一侧肢体再次进行人工自体动静脉内瘘术。这种即穿型的人工血管在体内植入后,相较传统的内瘘血管,它在很短时间内便可发挥作用。”沈晓刚表示,王阿姨随访至今,一直使用良好。

当前,浙江省人民医院肾脏病科透析中心逐渐建立起了集治疗、维护、随访于一体的全程化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不仅提高了透析通路的建设水平,还确保了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因此,科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比例达到95%(血液透析>3个月,<80岁),这一数据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谈及未来计划,沈晓刚说:“我现在常驻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我们肾脏病科准备在越城院区建设一个新的血管通路中心,将杭州的先进的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技术带入绍兴,让当地的老百姓免除奔波之苦,及时看上病、看好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