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满/商报记者 陈慧怡 摄影/视频 邱仁森
邮电路,位于湖滨繁华商业区,全长701米。道路虽然不长,但却充满了浓厚的市井气息。
从“铁线巷”到“花市街”再到“邮电路” 邮电路每个名字背后都有故事
具体来说,邮电路的东段,也就是从中山中路到惠兴路这一段,曾经被称为“铁线巷”。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段路又有了新的名字——“花市街”。顾名思义,这里可能曾经是繁华的花市,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购买花卉。
进入民国时期,为了纪念辛亥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宋教仁,这一段路被更名为“教仁街”。宋教仁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人物,他的贡献和牺牲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
1966年,由于邮电路东段设有杭州市电信局,为了更好地反映该地区的功能和特色,这条街道再次更名为“邮电路”。从“铁线巷”到“花市街”,再到“教仁街”,最终定名为“邮电路”,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去年,位于邮电路16号的杭州园林图书馆于3月25日正式开馆,据记载,邮电路16号曾有一个非常雅致的名字—“谈风月轩”。这栋建筑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民国时期,最初是一层临街的建筑,紧邻着繁忙的邮电路。
邮电路不仅仅是一个充满历史底蕴的地方,这里还有不少实惠好吃的街边小店,食号地锅鸡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亲民的价格积累了不少回头老客。
食号地锅鸡的环境颇具小馆子的特色,主打家烧锅气菜,小馆的老板娘名叫高立娟,来自安徽。高女士透露,这家店面原本是平乐面馆的老板转让给她的,在此之前,高女士在平乐面馆工作了多年,积累了不少经验。正是这段工作经历,让她对餐饮行业产生了热爱。
除了本地回头客
还有外国游客隔三差五来光顾
食号地锅鸡从2014年开始营业,到今年也有11年的时间了,尽管店名是以地锅鸡为主打,但实际上,白天的顾客们更多的是被她家的小炒所吸引。只有到了夜宵时间,地锅鸡才是热销品,小炒味道甚至比地锅鸡还要美味。记者忍不住点了酸辣油水鸡、葱香牛百叶、蛋黄桑叶、排骨汤几样招牌菜尝尝味。
食号地锅鸡店里的炒菜都是接地气的家常味,来的客人大部分都是游客。“今年特别有意思,外国朋友也很多,他们也爱吃我家的招牌菜,鸡肉、蔬菜、面条、炒饭这些可都是他们的心头好。而且,日本和韩国的客人回头率特别高,基本隔几天就要来吃”。高女士说。
最先端上桌的是一道酸辣油水鸡,表面覆盖着一层红色辣椒,色泽鲜艳,油亮亮的鸡肉在灯光下显得格外诱人,看起来就让人不禁咽了咽口水,鸡肉先煮熟再油炸,外皮变得酥脆,混合着酸甜辣汁,既香又辣,非常开胃。
高女士解释道,这道菜原本是一道川菜,但为了适应杭州本地人的口味,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良。改良后的酸辣油水鸡,不仅保留了川菜的精髓,还融入了杭州的风味,使得这道菜更加符合当地人的口味。
第二道葱香牛百叶,凑近一闻,一股浓郁的葱油香扑面而来,鲜辣与香葱的完美结合,牛百叶被处理得恰到好处,每一口都很鲜嫩,吃起来很有弹性。牛百叶的下面,铺满了莴笋丝,不仅增添了口感的层次,更带来了一丝清新的感觉,使得整道菜品在味觉和视觉上都令人愉悦。
第三道蛋黄桑叶,口感和薯片很相似,吃起来脆脆的,咸蛋黄的味道特别浓郁,让人一片接一片地吃个不停。高女士介绍说:“这道菜做起来有点复杂,首先要在新鲜的桑叶挂上一层薄薄的糊,接着将挂好糊的桑叶摊平,确保糊均匀黏附在桑叶上。之后,将这些处理好的桑叶放入油锅中炸至酥脆,最后撒上咸蛋黄碎,这样做出来的蛋黄桑叶,就算凉了,口感也还是脆的。”
最后是一道排骨汤,很适合在天冷的时候来上一碗。汤里除了排骨之外,还有娃娃菜、黑木耳、金针菇,这些食材的搭配使得整碗汤口感更加丰富。满满的一大碗,热气腾腾,喝下身子瞬间暖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