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纹硬陶、原始瓷、房屋地基……

商报小记者走进考古现场,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

2024-11-27

文/摄 商报记者 徐敏月 张凡

实习生 赵语馨 侯亚楠 通讯员 江升

11月23日,商报小记者走进杭州萧山金家浜遗址考古工地,在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王鹏带领下,近距离观察考古工作,了解考古知识。

王鹏告诉小记者们,地层一层一层堆叠,好似一本历史书。考古发掘工作就是读这本书,但这本书只能读一遍,从第一页起,翻一页少一页。所以考古工作没有后悔的余地,每一步都要万分仔细。

“考古的种子”系列活动由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每日商报联合主办,旨在让考古走向学生、走进校园,为中国考古事业“种下种子”。

小记者投稿

探秘考古现场

没想到在热闹的萧山,竟然藏着还在考古发掘中的金家浜遗址。

跟着考古所的王老师走进大门,眼前的大地中间有着很多方方正正的深坑,这就是探方,它们将遗址区切割成一个个小方块,里面有许许多多的考古队员正在挖土、测量和记录。沿着隔梁往遗址中间走,两侧的探方中不时能看到一片碎瓦,半块碎砖,甚至有我认识的青花瓷碎片半插在泥土中。

王老师指着探方的剖面和我们说:“仔细观察,可以看到泥土从灰白逐渐变深。”我仔细看去,果然每层土的颜色都不一样,探方中是已经挖到春秋时期的土层,上面小且深的是柱洞,还有只在陶瓷博物馆见过的窑,根据土色甚至可以分辨出火膛窑口。

明清时期的底层里嵌着成堆的白色螺蛳壳,我猜想这是不是当时古人从旁边河道里捞出来炒了吃的呢?你要问我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那就是在这个遗址中,还发现了河道的痕迹,这是根据挖出来的淤泥和木桩推测出来的。

我最好奇的是出土文物里最有价值的是什么?考古所的老师给了我出乎意料的答案: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原来对考古来说,并不是贵的就有价值。这儿出土的各种纹饰丰富的印纹陶片,可以帮助他们研究印纹陶的发展历史。

一层层挖开的土,仿佛一张张历史的书页,一件件器物的出土,带我们走入那个时代,踩在真实的遗址地面上,聆听千年前的故事。

商报小记者(半山实验小学)刘夏天

我的第一次考古

活动开始,考古专家王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考古队近几年在杭州及周边发现的遗址,随后带领我们进入考古工地。

王老师告诉我们这片基地总面积为9400平方米,已经挖掘的面积为7600平方米,而这些大坑就是考古界所说的“探方”。每两个探方之间有一条50-100厘米宽的路,将大坑分开。

工地上有不少人在工作,他们两三人为一组,有的在用铲子挖土挖文物,有的在测量探坑里面小坑的深度和宽度,都很细心。

在参观时我发现挖出来的文物都是陶瓷瓦片,而且大部分都不完整。王老师告诉我们这些都是古代居民丢弃的损坏了的日常用品,因此这块区域很有可能是古人的“垃圾场”。

想到古代破碎被随意丢弃的东西,到现代我们会仔细地挖掘,认真地观察分析,甚至隆重地展出,我内心不禁感叹文物的珍贵。正是因为文物如此珍贵,国家出台了“考古前置”政策,就是在土地建设之前要先进行考古勘探。萧山这片区域的文物就是这样被发现的。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考古现场,很兴奋,也感受到了考古的魅力和它的重要性。希望考古队有更大的收获,这次活动也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考古的种子。

商报小记者(浙师大附属丁蕙实验小学)林子弈

金家浜的故事

能去真实的考古现场参观?当我得知有这个活动,十分激动,感觉太不可思议了。扳着手指,终于盼到了周六。可来到活动地点,却让我有点疑惑:怎么是一个大门紧闭的工地?

杭州考古研究所的王老师轻轻推开大门,考古的场景出现在我眼前。王老师告诉我们:“这处遗址名为金家浜,是2023年全新发掘。考古是很严肃的,也需要保密,所以大门才会关起来。”

我了解到这处遗址有9000多平方米,69个探方,发掘的文物早至春秋战国晚至明清时期。我看着眼前一个个坑,仿佛看到了古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场景。

紧接着,我们行走在探方之间的小路上。探方里有许多柱洞,表明这儿以前有建筑,从出土的文物如竹席、瓷碗判断,这儿曾经可能是住宅。

我看到工作人员在测量、挖掘,虽然工作看着简单枯燥,但我知道这是在做一件寻找历史、发现历史的非常有意义的事。

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考古的不容易。

商报小记者(采荷二小)华铭泽

考古之旅

你知道文物是怎么被发现的吗?你知道考古工地长什么样吗?跟着我们开启考古之旅吧。

考古现场看起来像是一个建筑工地。老师说就是因为造房子前进行考古勘探发现了文物,所以才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在这里进行考古发掘,它属于金家浜遗址的一部分。

整个工地有九千多平方米,被划分成一个个小方格。老师告诉我们这一个个方格叫探方,方格周围凸起的叫隔梁。被挖开的小方格有一人多深,露出来的土层,初看上去没什么特别,但是老师告诉我们文物就是从这里找到的。

我按照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发现上下土层的颜色真的不同,土层里还夹杂着碎片。王老师解释说每一层都是不同年代留下的,这里挖出了很多的陶瓷片,通过对它们的辨认,可以推断出他们最早来自春秋时期,唐宋明清的也有。更厉害的是,老师可以判断出这些陶瓷片的原产地,并且推断出这些瓷器是如何流通的,真是神奇。

最后老师还给我们看了部分挖出来的文物,让我们惊喜不已。我们直呼考古太有趣了,但是王老师却笑着说:“考古是一个非常枯燥辛苦的过程,不仅风吹日晒,还要小心谨慎。但是考古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非常有意义。”

商报小记者(采荷二小)吴桐宇

金家浜考古记

萧山金家浜遗址总面积约9400平方米,遗迹的时间是春秋时代到明清时代。日前,我来到这个正在发掘中的考古工地,跟着老师当了一回小小考古员。

在一个探方中我看到了唐朝水井,它是由整齐的砖块砌成的。我还在其它探方中看到许多小坑洞,呈对称排列,专家说这是以前房子的地基。

另外我还看到了宋朝的砖窑,遗憾的是,只有部分保存完整,可以看见火塘上盖着一个个呈弧形的土砖。在这里,我还看到以前的石斧、石锛等器具,古人用它们来切割木头。

文物中最多的要数陶瓷器了,色彩多样,有蓝色的,有青花的,还有黄色的。最具有价值的是年代久远的原始瓷,他们的纹路是一圈一圈的。数量最多的是印纹硬陶,他们的纹路各种各样,有叶脉纹、方格纹、米格纹、回格纹等等。

通过此次活动,我发现考古的确挺辛苦的,风吹日晒,日复一日。我也明白了考古的价值,文物的价值不在于它的经济价值,而在于它所承载的文化、历史价值。我们可以通过文物,知道以前的人是怎么生活的。

考古虽然辛苦,但一颗考古的种子已经在我心中种下。

商报小记者(半山实验小学)李瑾睿

盲盒里的陶器

考古,是不是很陌生,很遥远?你想象中的考古场面是怎样的?是研究员在实验室里通过显微镜里观察着什么?还是在神秘的山洞里寻宝探秘?

近日,我作为商报小记者来到了位于萧山的金家滨遗址考古现场。刚进门我就被震撼到了。这里非常大,相当于100多间教室。但和我想的并不一样,没有高级的实验室,没有遮荫的大棚,也没有精密的仪器和穿着白衣的研究员,只有工地般的考古现场,皮肤黝黑的考古人员。

这里的生活遗迹从春秋时期一直到明清年代,随着一层一层下挖,像开盲盒般帮我们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这里出土最多的是各种陶瓷器皿。别看考古现场是个“露天大工地”,但是发掘出的文物美极了。有石斧、原始瓷、青瓷、青花瓷、夹砂陶等。很多陶片上印有美丽的花纹,菱纹、铜钱纹……

看着这些陶器,我仿佛上了一节充满了历史韵味的美术课,果然身临其境,就是比光听课来得印象深刻许多。

商报小记者(采荷二小)沈忻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