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样长胖,一发现就是晚期

60岁大叔肚子里有“三胞胎”,竟然是狡猾的恶性肿瘤

2024-11-09

请图片作者与本报联系索取稿酬

商报记者 冯双 通讯员 王蕊 江晨

今年60岁的王大伯(化名)身强体壮,胃口很好,一顿至少能吃掉两大碗白米饭,偶尔开怀畅饮,就着白酒能吃掉一斤卤牛肉。身高1.68米的王大伯体重160斤,“啤酒肚”隆起,日常要穿3尺3的裤子(腰围110厘米)。但最近这半年,他体重下降了近20斤,而且胃口也远不如前。

起初,王大伯和家人都以为是上了年纪食欲不振,未过多在意。然而,随着体重的不断下降,王大伯身体的其他部位都消瘦下来,唯独隆起的大肚皮格外突兀。其实,这日渐隆起的“啤酒肚”不是中年发福,而是狡猾的恶性肿瘤。

日渐发福肚子像西瓜 “幸福肥”背后暗藏杀机

在“啤酒肚”日渐隆起的时候,王大伯他还出现了腹痛、腹胀,“稍微吃上两口,从胃部到胸口都堵得难受,有时一天什么也不吃反而舒服一些。”

家人带着王大伯辗转当地多家医院,有的医生认为是糖尿病,有的则认为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但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治疗,病情并未好转。

此时,王大伯的肚子鼓得跟怀孕六个月的孕妇似的,摸上去还硬邦邦的,稍微一按就刺痛,连简单的家务劳动也变得力不从心。

迫不得已,王大伯的家人带着他到北方的大医院问诊,经验丰富的医生结合王大伯的病史、症状和检查结果,判断他的腹部长了一个巨大的肿瘤,几乎占据整个腹盆腔。但这个肿瘤不仅体积巨大,而且位置不好——把腹腔内的脏器挤压推移到一角,且包绕粘连着大小肠、肠系膜上复杂的血管、睾丸动静脉甚至输尿管,当地医院无法手术。

王大伯“发福”的速度飞快,肚子越来越像一个西瓜,不仅弯腰受限、走不动路,平躺时甚至会呼吸困难。“我又胀又痛,躺了一分钟或两分钟就得马上转换体位,根本睡不着。”陷入绝望的一家人为去除病痛,先后辗转多家医院,均因肿瘤大、范围广、位置不佳等因素,未能进行手术。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大伯的儿子从网上了解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结直肠外科及小肠移植中心的吴国生教授团队擅长多种类型的腹腔和盆腔复杂疑难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

怀着最后一丝希望,家人陪着王大伯找到吴国生教授的专家门诊。

历经4个小时 巨大的恶性肿瘤被摘除了

经过全面细致的检查和分析,王大伯被确诊为腹腔脂肪肉瘤。这是一种非常“狡猾固执”的肿瘤,对放化疗等均不敏感,要治疗,只能手术切除。

“由于肿瘤不断生长,已经快顶住膈肌,所以他才呼吸困难。影像显示,肿瘤的直径超过30cm,比三胞胎的新生儿还大,而且还附带了几个大小不一的脂肪肉瘤。”吴国生教授带领团队与麻醉科、放射科、手术室、输血科等科室的专家进行两次多学科联合会诊(MDT)后确认,外科手术根治性切除是王大伯唯一的救命方法。

但“拆弹”剥离手术的难度绝对“逆天”——肿瘤与周围粘连严重,稍有不慎,主动脉一旦破裂,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剥离不干净,易复发的脂肪肉瘤又有了“繁殖”的机会,手术的精度必须控制在毫厘之间。即使手术艰险,专家团队仍决定放手一搏。

10月初,吴国生教授带领团队经过近四小时的精细操作,将一个重达17斤、直径超过35厘米的肿瘤完整切除,并成功修复了肿瘤侵犯的输尿管和其他受损组织。手术现场的医护人员都被切出来的“大家伙”惊呆了—— 堪比接生出来的“三胞胎”。

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了专家最初的猜想——高分化脂肪肉瘤。在结直肠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王大伯术后一周康复出院。“劫后余生”的王大伯仍要定期复查,接受全程管理与治疗,防止脂肪肉瘤卷土重来。

脂肪肉瘤高恶性 专家提醒这些检查可预防

吴国生教授介绍,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将脂肪瘤与脂肪肉瘤相混淆。“虽是一字之差,但却是千差万别。”脂肪瘤是一种常见的、长在浅表的软组织良性肿瘤,一般比较小,切除后也不易复发。而脂肪肉瘤则是一种恶性肿瘤,虽然在恶性肿瘤中占比很低,但只要有脂肪的地方都可能发生,由于后腹膜(通俗来说肚子里)脂肪组织较多,且腹腔空间大,因此常常是脂肪肉瘤的高发部位。

吴教授表示,脂肪肉瘤临床上常表现为无痛性生长,由于起病隐匿,早期没有特殊症状,往往发现时肿瘤就已经比较大,不仅会侵犯重要脏器和血管,治疗难度也大大增加。后腹膜脂肪肉瘤患者的治疗,必须“风物长宜放眼量”,用长远的眼光,做好第一次手术。因为如果第一次手术切除不干净,很容易复发。浙大一院在这类患者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经验,还有强大的多学科团队保驾护航。

专家提醒大家,要坚持每年体检。像王大伯这样从来不体检的人群,给了恶性肿瘤悄悄“生根发芽长大”的机会。虽然脂肪肉瘤凶险,但早期预防、早期发现非常关键。常规体检中的腹部B超,一般就可以发现脂肪肉瘤的蛛丝马迹。另外,如果发现体重突然增加或短期内突然“变胖”,且不是常规的肥胖,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