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平尔老师和“梦想课堂”的留守儿童做“心灵手才巧”游戏,让孩子们体验“专心”“齐心”“精心”是做事成功的保障。
春节刚过,梦想课堂就让孩子们带来家里的红包袋,方平尔老师手把手教他们制作元宵灯。
方平尔老师与参加活动的留守儿童们“六一”活动合影,留住童年在“温馨之家”的美好时光和五彩斑斓的童年记忆。
梦想课堂的志愿者们转达爱心人士的一个个“圆梦”心愿,弘扬社会大爱。
特约撰稿 詹黎平
“总有人不解地问我,当了一辈子老师,退休了不享清福,还创建‘梦想课堂’,免费为留守儿童服务到底图个啥?我的回答是:我愿意陪伴孩子们快乐成长,我喜欢听孩子们叫我‘大方老师’。”眼前这位方平尔老师,已是一位身材偏瘦、穿着朴素的花甲老人,说这些话时她是幸福的、满足的。
作为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第三个故事《最后一课》中范伟主演的乡村支教老师的原型,方平尔选择了扎根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也为山区的孩子们选择了希望和未来。
其实,方平尔老师10多年前就结束了她在职的“最后一课”,但她的“梦想课堂”却一直延续至今……
“梦想课堂”从“最后一课”开始
2013年2月,方平尔老师赶在寒假前给孩子们上完她在职的“最后一课”,就到龄退休了。
从学校出来,捧着光荣退休的证书,她在大墅村默默奔流不息的枫林溪边,独自坐了三个多小时。一想到退休以后可能就再也见不到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了,她的内心充塞着一种空荡荡的伤感。虽然她已55岁,到了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可她从心底里觉得自己还年轻,精力还充沛,还有足够发挥余热的精力和能力。她放不下那些孩子,她舍不得那些孩子。
一年后,大墅村要筹建文化礼堂,需要一个宣传文化员,向方平尔老师发出了邀请,但难为情的是返聘条件是“零薪”。方平尔老师不假思索地就应承下来,令她动心的是又能跟孩子们在一起了,再诱人的条件也没有这个对她的吸引力大。
扎根农村从教这么多年,方平尔老师接触得最多的就是孩子,其中不少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表现出来的乐观坚强,懂事坦荡让她既佩服又感叹。留守儿童内心的柔弱,长期与父母的分离使得许多孩子得不到完整及时的爱。看着这一朵朵尚未绽放的花朵,方平尔内心常常不自觉升起强烈的责任感,她感觉自己有责任呵护他们,帮助他们成长。
方平尔决定借助大墅村文化礼堂,建立自己心中早已存在的“留守儿童驿站”,给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
在方平尔的设想中,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家,这应该是一个快乐的家,她要让每个孩子能在这里收获快乐和知识,放飞他们的梦想。
2017年7月,大墅村的“梦想课堂”挂牌成立了。经过方平尔不懈努力,多家爱心企业给“梦想课堂”提供了物质支持,让她的“梦想课堂”插上了翅膀。
硬件条件都有了,要给孩子们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仅靠方平尔一个人肯定不行。一批大学生志愿者适时到来,他们不求回报加入了“梦想课堂”,才真正让“梦想课堂”飞起来。
方平尔带着团队研发课程:道德实践、文化传承、法治教育、安全教育、文体游戏和科普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类主题活动就开展了数百场。
事非经过不知难,“梦想课堂”要想真正帮助留守儿童更好成长,难度丝毫不亚于学校教学,反而更具有挑战性。学校课堂上什么课、怎么上,基本上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模式,学生即使不怎么感兴趣,也是老老实实待在课堂上。“梦想课堂”就不一样了,课程内容必须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来制定,否则孩子们都不来了,还谈什么梦想起飞?
为这些孩子量身定制成长所需课程,方平尔数十年扎根乡村教育积累的经验发挥了重要作用。她知道孩子们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亟须增加哪些素质提升课程,她和团队确定了包含课后托管、作业辅导、阅读、写作4项定期服务项目的服务内容,又结合实际开展了竹马、书法、绘画、陶艺、剪纸、科学体验等10余项不定期的兴趣服务项目。
为了帮助留守儿童放飞梦想,方平尔还乐此不疲地为孩子们编排了各类文体节目,不断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节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健康,有快板《传祖训·扬新凤》《垃圾分类非小事》等;有竹马舞《竹马闹新春》《我的马儿真正好》等;有说唱《生僻字》《大墅·我挚爱的故土》等;还有各种趣味运动、亲子游戏等等。
几年下来,方平尔创办的“梦想课堂”名声越来越大,尤其是大墅周边乡镇,如枫树岭镇、安阳乡,甚至老许源乡(现属里商乡)那边也有不少留守儿童慕名而来,要求加入“梦想课堂”。
(下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