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典型 纳经验 交流交往交融

“九龙出山”共促万水千山振兴

2024-10-09

九龙出山交流团参观新宇村

九龙出山交流团参观皋城村

九龙出山交流团参观中国湿地博物馆

九龙出山交流团在小营巷探寻红色足迹

九龙出山交流团参观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

九龙出山交流团相聚小营巷

九龙出山交流团聆听“千万工程”讲座

商报记者 王珮琪 摄影 刘卓黎 赵子皓

浙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浙江始终奋力谱写着美丽中国的新画卷。在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来自四川甘孜州九龙县的优秀驻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县级部门、乡镇、先进模范代表等共计50人,跨越山海,齐聚杭城,揭开了“九龙出山”甘孜州九龙县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活动的又一篇章。

学习借鉴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汲取浙江在基层党建、基层治理管理等方面改革创新好经验、好做法,详细了解浙江乡村振兴、发展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的典型做法……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甘浙两地的情谊犹如一条绵延不绝的长河,流淌着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的美妙乐章。

探寻杭城红色足迹

携手共筑民族团结

这里曾是太平天国时期听王陈炳文设立军事指挥所的地方,也是我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先生的祖居所在,更有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曾亲临此地的历史印记。小营巷,一个镶嵌在杭州繁华都市中的宁静角落,不仅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条始建于南宋时期的小巷,因其孕育了无数革命先驱的精神火种,而享有“江南红巷”的美誉。当九龙交流团踏入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沿着古色古香的小径前行,首站便来到了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

“1922年9月初,在时任上海地委兼江浙区委书记的徐梅坤组织下,浙江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杭州小组在皮市巷3号正式成立。中共杭州小组的成立,为革命斗争的胜利奠定了良好基础。”跟随讲解员的步伐,九龙交流团依次参观了“潮起钱塘”“星火钱塘”“奔腾钱塘”和“今日钱塘”四大主题展厅,深入了解了中共杭州小组从成立到发展壮大,直至取得辉煌成就的光辉历程。

“敢为天下先、甘做孺子牛”。展厅内,徐梅坤、于树德等四位党员的雕像栩栩如生,革命先辈们曾经使用过的物品静静地陈列在展柜中,还有通过蜡像技术精心复原的一个个生动场景,这一切都让大家不禁为之动容。

在参观的过程中,来自九龙县民族广场社区的居委会副主任张淑虹始终走在队伍前列,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解说。“我深切感受到了无数革命先辈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精神,这对我的触动非常大。作为基层党员,我们所做的每一份工作都是在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张淑虹表示,未来将会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将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随后,交流团又走进了毛主席视察小营巷纪念馆,深切体会了一场卫生“持久战”背后所蕴含的“红巷”精神。在钱学森故居内,大家更是探寻到了一代科学巨匠的爱国情怀与不懈追求。

中华民族因革命先辈的奋斗与奉献而屹立不倒,而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更是因为中华56个民族的大团结而繁荣昌盛。甘孜州作为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同样绘就了一幅民族和谐、共同繁荣的美好画卷。

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九龙交流团也在杭州市民族团结进步体验馆,感受到了一场民族大团结的盛宴。

民族歌曲演唱、茶艺表演、朗诵……一系列精彩的节目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而一场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走秀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在“礼赞新时代·共筑中国梦”的活动现场,大家不仅感受到江南水乡独有的文化魅力,更深刻体会到了各民族如同石榴籽一般紧密相连的情谊。藏族小伙罗让多吉是九龙县三垭镇俄尔村的第一书记,他高兴地表示:“今天有幸见识了许多民族文化的精华,我们各个民族应当共同努力,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这才是真正的民族团结。”

聆听“千万工程”背后的故事 以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杭州东岳,自古以来便是以坞为伴、以水为源、以山为脊、以庙为名的风景秀丽之地。九龙交流团缓缓步入留下街道东岳社区,便看到了一幅岁月静好、民风淳朴的美好画卷。

产业发展百花齐放、民生实事落实到位、民生服务全面开展。东岳社区在多个领域中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大家数十年来的辛勤努力与奋斗。社区党委书记蒋小斌热情地向交流团讲述了东岳社区的发展历程与未来愿景。现场的九龙同胞们都聚精会神地聆听,纷纷表示:“这些基层治理的优秀经验和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希望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融入到我们的工作中,让我们的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也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众所周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二十余年的持续努力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也创造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为了让交流团能够更系统、深入地了解这些典型的实践经验,一场生动具体的“千万工程”专题案例学习讲座在东岳社区拉开了帷幕。

从大力实施环境整治、生态修复项目,浙江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到通过建立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有效解决了农村发展中的一系列难题;再到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交流团成员们仔细观看、积极交流,认真寻找着乡村振兴的宝贵经验和实践路径,同时也让他们对“乡村振兴之路”有了更深切的感悟。

而就在距离东岳社区不远的中国湿地博物馆内,同样蕴藏着践行“两山理论”的智慧与实践。交流团成员们漫步于自然美景之中,不仅感受到了湿地的独特魅力,深入了解了湿地保护与利用的知识,更是对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好乡村生态经济,有了更加具体和深刻的思考。

新时代下的华丽蝶变

实现“美丽生态”与“美丽经济”双向奔赴

“千村引领、万村振兴、全域共富、城乡和美”。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美化,杭州还在不断通过创新驱动,引入现代农业技术、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与业态,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而在这片江南沃土上,数不胜数的成功案例,正在生动地阐述着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路径。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九龙交流团也开启了实地考察的征程。

微风轻拂,映入眼帘的是连片的荷叶与娇艳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诗画景象在此地化为了现实。这处运河边的千亩荷塘,已成为临平区新宇村的一张“金名片”。大家纷纷走入荷塘深处,捕捉夏末的最后一抹诗意。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里在数年前还是另一番景象。

“我们村是黑鱼、甲鱼养殖示范村。‘两鱼’养殖为村民们带来了收益,但村内的生态环境却越来越恶劣。”据新宇村党总支书记奚如良回忆,当时池塘里臭气熏天,不少人路过都得捂着口鼻。为响应生态环保的号召,2015年,村里开始了全面的整治行动。“我们将发展‘两鱼’养殖产业转变为发展莲藕种植产业,鱼塘下的淤泥恰好是种植莲藕的优质肥料。”

千亩荷塘是新宇村实现生态转型的重要成果。如今的荷塘里水质清澈,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千亩荷塘的打造不仅美化了环境,还催生了新宇村的“荷花经济”,实现了“美丽生态”与“美丽经济”的双向奔赴。奶奶工坊、麦田咖啡屋等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村庄增添了新的活力。奚如良表示,产业的转型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探索出了一条助力群众增收的新路径。同时,千亩荷塘也成为了一个热度颇高的网红打卡点,吸引了年轻力量,也极好地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2023年,我们村的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了273万元。”

九龙县上团乡运脚村第一书记杨凌潇听后,脸上露出了震惊的神情,对新宇村实现的“飞跃”连连赞叹。“这里的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九龙县同样依靠生态优势来推动产业发展。今天亲眼见到新宇村如何围绕生态农业拓展多元业态,为当地村民致富增收开辟了新途径,真是受益匪浅。我认为我们也应结合自身优势,将生态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并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拓宽发展道路,进一步实现乡村振兴。”

同样在治理上实现“飞跃”的,还有位于丁兰街道的皋城村。在村党总支副书记林增斌的带领下,交流团游览了坐落于4A级景区内的皋城村。

“村中有景,景中有村”。一路上,成片的绿树山林让大家感到心旷神怡。而从脏乱环境演变为这千亩青山林、十里桃花坞,同样离不开“千万工程”的指引。

“近年来,我们也在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业。”据林增斌介绍,随着环境的改善,来村里游玩的游客也越来越多。“目前村内已有32家农家乐,村民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除此之外,交流团还前往淳安县下姜村参观学习,见证了这个曾经被称为“落后村”“邋遢村”的地方,通过改路、改房、改水等一系列综合整治措施,携手周边8个村庄共同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下姜村的华丽转身,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还为当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九龙县委党建办副主任黄扎西在走访后,感触颇深。“我们川西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看到皋城村、下姜村等成功案例,我们在如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上,找到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

黄扎西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把此次所见所闻付诸实践。“比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领村里的产业发展。我们要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好,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