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泼天流量” “朱炳仁·铜”如何蓄势赋能?

老字号可以“倚老”但不能“卖老” 品牌传承既要耐得住性子 也要当得了“网红”

2024-10-01

商报记者 周雨菲 视频 梁孟澄 制图 沈一波

清朝同治年间,绍兴石灰桥畔诞生了一间铜铺,朱家老铜匠叮叮当当的打铜声充斥着整条老街。如果说100多年后的今天,朱府铜艺第五代传承人朱军岷所创立的“朱炳仁·铜”品牌凿穿了连接过去和现在的围挡,让沉寂多年的“铜”扣响回家的大门。那么3个多月前,朱军岷的儿子朱也天因乘坐迈巴赫参加高考意外出圈,让这个相对专业、小众的品牌,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泼天流量”下的老字号如何蓄势赋能?在媒体面前,朱军岷总是戏称自己“上啃老下啃小”,事实上,面对已经起航的巨轮,这位“掌舵人”有着清晰的航行目标。

意外走红之后调整新思路 打造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好产品

借助迈巴赫少爷的事件出圈,“朱炳仁·铜”得以大放异彩。6月25日,朱也天高考700分的成绩被爷爷朱炳仁在微博广而告之,公众目光再次聚焦于这个铜艺世家。

众多网民纷纷顺着热搜话题前来围观,面对如此巨大的流量,朱军岷快速用上互联网思维,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平台将“朱炳仁·铜”的历史渊源、传承理念、文化内涵等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触达到用户手中。

面对镜头,“上啃老下啃小”的金句一出,更是让人对这位品牌创始人充满好奇。两个多月的时间,朱军岷个人账号粉丝数量从零突破至50余万。“朱炳仁·铜”品牌全网粉丝达400余万。

这一模式不仅让品牌线上销售平台热度超乎寻常,河坊街的江南铜屋也迎来许多慕名之客。

“沾沾学霸的喜气”是很多人走进店里说的第一句话,对此,朱军岷敏锐地嗅到一丝商机,让他感到有些意外的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宝妈”,多数人向他讨要“育儿经”,这一点,给了朱军岷拨云见日的感觉。

“我们曾经做过客户群调查,过去下单的客户中以男性为主要人群,受众面比较单一。”朱军岷坦言,儿子朱也天的走红,让他有了新的启发从而及时调整产品线。上线一些跟文运相关的产品,比如文昌笔、文昌塔之类的铜艺文创。

从全局来看,尽管中高端产品仍旧是着重输出点,但百元以内的首饰、挂饰、文创等小摆件开始“崭露头角”。

“在景区、高铁站等高流量区域,我们推出了几十元的铜器,家长、游客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也符合‘让铜回家’的理念。”朱军岷透露,后续他也正在考虑与中国更多的工艺大师进行合作,希望能够打造出更多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好产品。

品牌传承可以“倚老”但不能“卖老” 发扬老字号绝非专一家之长

纵观如今“朱炳仁·铜”的产品线,名录中多了许多充满灵气的“小玩意儿”,给原本严肃厚重的铜艺,多了一丝鲜活的生命力。

在朱军岷看来,品牌的传承可以“倚老”但不能“卖老”,老字号的价值在于“老”,发展出路却在于“新”。

多年来,在传承朱府铜艺工艺技法精髓的基础上,朱军岷也在不断创新,在经营理念、品牌文化、销售渠道等层面寻求新的突破。

在他们的线上销售平台,有一款针对于女性用户设计的胸针,卖得很好,其设计灵感来自于朱炳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大展中的作品《燃烧的向日葵》。从国博这座文化殿堂到寻常百姓胸前的饰品,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两个词竟然能够产生交集?

作为二者联结的纽带,朱军岷希望自家产品在创新上既能仰望高端文化艺术,又有俯察大众消费需求的能力。他为胸针命名为“一举夺魁”,正如这个霸气的名字一样,产品面世后销售量已近5万件。

现场,朱军岷分享了“一举夺魁”诞生背后的小故事,“拿着第一件样品外出洽谈时,市面上几乎超9成的首饰制造商都有四叶草元素的产品,但是像‘朱炳仁·铜’这样以黄铜为原料,添加了熔铜工艺于内的几乎没有,这也正是我们产品的最大竞争力所在。”

工艺传承有道、产品创新有序,发扬老字号做到这两点还不够。

用朱军岷的话来说,以“老”字著称的老字号都应该是以实体店的模式存在,并非看不见、摸不着的。

这么多年,朱军岷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从2013年,在故宫开出的第一家门店至今,品牌规模发展至120余家门店,即便是市场经济并不景气的今天,朱军岷依旧在坚持布局线下门店,“互联网可以帮助我去做更好地推广或者销售,但是非遗一定是能够让人去触摸、感受和体验的。打破和消费者之间的围栏,他们才愿意走进我们。”

记者手记:

谈及老字号的传承与发展,“守”与“变”是永恒的话题。朱府铜艺传至朱军岷手中已是第五代,怎么守?谁来守?对此,他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豁达。在他看来,“百年老店”也好,“老字号”也罢,薪火相传的背后只有将技艺公开,让更多人参与其中行业能够欣欣向荣。

站在新的商业“浪头”上,这种开放的心态其实也是为老字号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帮助这个老字号品牌既能坚守传统的文化底蕴,又能在现代市场竞争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典范,为其他老字号的转型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经验。

■传承人的话

朱军岷:“老字号”既要守得住传承,也要当得了“网红”。

“朱炳仁·铜”走到今天,在保留传统工艺技法的同时通过互联网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和众多时尚、艺术甚至科技领域的结合让铜制品的工艺化呈现有了更加多元的可能。在丰富自身文化内涵之余,也以新颖的方式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对手艺人来说,发扬传承除了讲好品牌故事,还要耐得住性子、放得下姿态,传承有序、创新有道、保障有力,或许这就是“朱炳仁·铜”能够历久弥新的“不二法门”。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